标点符号用法 时间:2015-12-17
GB/T15834-2011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现代汉语标点符号的用法。
本标准适用于汉语的书面语(包括汉语和外语混合排版时
的汉语部分)。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标点符号punctuation
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面语的有机组成部分,用
来表示语句的停顿、语气以及标示某些成分(主要是词语) 的
特定性质和作用。
注:数学符号、货币符号、校勘符号、辞书符号、注音符
号等特殊领域的专门符号不属于标点符号。
22
句子sentence
前后都有较大停顿、带有一定的语气和语调、表达相对完
整意义的语言单位。
23
复句complexsentence
由两个或多个在意义上有密切关系的分句组成的语言单位,
90
包括简单复句(内部只有一层语义关系) 和多重复句(内部包
含多层语义关系)。
24
分句clause
复句内两个或多个前后有停顿、表达相对完整意义、不带
有句末语气和语调、有的前面可添加关联词语的语言单位。
25
语段expression
指语言片段,是对各种语言单位(如词、短语、句子、复
句等)不做特别区分时的统称。
3 标点符号的种类
31 点号
点号的作用是点断,主要表示停顿和语气。分为句末点号
和句内点号。
311 句未点号
用于句末的点号,表示句未停顿和句子的语气。包括句号、
问号、叹号。
312 句内点号
用于句内的点号,表示句内各种不同性质的停顿。包括逗
号、顿号、分号、冒号。
32 标号
标号的作用是标明,主要标示某些成分(主要是词语) 的
特定性质和作用。包括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
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专名号、分隔号。
4 标点符号的定义、形式和用法
41 句号
411 定义
句末点号的一种,主要表示句子的陈述语气。
91
412 形式
句号的形式是“。”
413 基本用法
4131 用于句子末尾,表示陈述语气。使用句号主要根据句
段前后有较大停顿、带有陈述语气和语调,并不取决于句子的
长短。
示例1: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示例2:(甲:咱们走着去吧?)乙:好。
4132 有时也可以表示较缓和的祈使语气和感叹语气。
示例1:请你稍等一下。
示例2:我不由地感到,这些普通劳动者也同样是很值得
尊敬的。
42 问号
421 定义
句末点号的一种,主要表示句子的疑问语气。
422 形式
问号的形式是“?”。
423 基本用法
4231 用于句子末尾,表示疑问语气(包括反问、设问等疑
问类型)。使用问号主要根据语段前后有较大停顿、带有疑问语
气和语调,并不取决于句子的长短。
示例1:你怎么还不回家去呢?
示例2:难道这些普通的战士不值得歌颂吗?
示例3:(一个外国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帮助中国的抗
日战争。)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
4232 选择问句中,通常只在最后一个选项的末尾用问号,
各个选项之间一般用逗号隔开。当选项较短且选项之间几乎没
有停顿时,选项之间可不用逗号。当选项较多或较长,或有意
92
突出每个选项的独立性时,也可每个选项之后都用问号。
示例1:诗中记述的这场战争究竟是真实的历史描述,还是
诗人的虚构?
示例2:这是巧合还是有意安排?
示例3:要一个什么样的结尾:现实主义的?传统的?大团
圆的?荒诞的?民族形式的?有象征意义的?
示例4: (他看着我的作品称赞了我。) 但到底是称赞我什
么:是有几处画得好?还是什么都敢画?抑或只是一种对于失
败者的无可奈何的安慰?我不得而知。
示例5:这一切都是由客观的条件造成的?还是由行为的惯
性造成的?
4233 在多个问句连用或表达疑问语气加重时,可叠用问号。
通常应先单用,再叠用,最多叠用三个问号。在没有异常强烈
的情感表达需要时不宜叠用问号。
示例:这就是你的做法吗?你这个总经理是怎么当的??你
怎么竟敢这样欺骗消费者???
4234 问号也有标号的用法,即用于句内,表示存疑或不详。
示例1:马致远(1250?—1321),大都人,元代戏曲家、
散曲家。
示例2:钟嵘(?—518),颖川长社人,南朝梁代文学批
评家。
示例3:出现这样的文字错误,说明作者(编者?校者?)
很不认真。
43 叹号
431 定义
句末点号的一种,主要表示句子的感叹语气。
432 形式
叹号的形式是“!”。
93
433 基本用法
4331 用于句子末尾,主要表示感叹语气,有时也可表示强
烈的祈使语气、反问语气等。使用叹号主要根据语段前后有较
大停顿、带有感叹语气和语调或带有强烈的祈使、反问语气和
语调,并不取决于句子的长短。
示例1:才一年不见,这孩子都长这么高啦!
示例2:你给我住嘴!
示例3:谁知道他今天是怎么搞的!
4332 用于拟声词后,表示声音短促或突然。
示例1:咔嚓!一道闪电划破了夜空。
示例2:咚!咚咚!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敲门声。
4333 表示声音巨大或声音不断加大时,可叠用叹号;表达
强烈语气时,也可叠用叹号,最多叠用三个叹号。在没有异常
强烈的情感表达需要时不宜叠用叹号。
示例1:轰!!在这天崩地塌的声音中,女娲猛然醒来。
示例2:我要揭露!我要控诉!!我要以死抗争!!!
4334 当句子包含疑问、感叹两种语气且都比较强烈时(如
带有强烈感情的反问句和带有惊愕语气的疑问句),可在问号后
再加叹号(问号、叹号各一)。
示例1:这么点困难就能把我们吓倒吗?!
示例2:他连这些最起码的常识都不懂,还敢说自己是高科
技人材?!
44 逗号
441 定义
句内点号的一种,表示句子或语段内部的一般性停顿。
442 形式
逗号的形式是“,”。
443 基本用法
94
4431 复句内各分句之间的停顿,除了有时用分号(见
4631),一般都用逗号。
示例1: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而是人们的社会
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
示例2:学历史使人更明智,学文学使人更聪慧,学数学使
人更精细,学考古使人更深沉。
示例3:要是不相信我们的理论能反映现实,要是不相信我
们的世界有内在和谐,那就不可能有科学。
4432 用于下列各种语法位置:
a)较长的主语之后。
示例1:苏州园林建筑各种门窗的精美设计和雕镂功夫,都
令人叹为观止。
b)句首的状语之后。
示例2: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
c)较长的宾语之前。
示例3;有的考古工作者认为,南方古猿生存于上新世至更
新世的初期和中期。
d)带句内语气词的主语(或其它成分) 之后,或带句内语
气词的并列成分之间。
示例4:他呢,倒是很乐观地、全神贯注地干起来了。
示例5:(那是个没有月亮的夜晚。)可是整个村子———白房
顶啦,白树木啦,雪堆啦,全看得见。
e)较长的主语中间、谓语中间和宾语中间。
示例6:母亲沉痛的诉说,以及亲眼看到的实事,都启发了
我幼年时期追求真理的思想。
示例7:那姑娘头戴一顶草帽,身穿一条绿色的裙子,腰间
还系着一根橙色的腰带。
示例8:必须懂得,对于文化传统,既不能不分青红皂白统
95
统抛弃,也不能不管精华糟粕全盘继承。
f)前置的谓语之后或后置的状语、定语之前。
示例9:真美啊,这条蜿蜒的林间小路。
示例10:她吃力地站了起来,慢慢地。
示例11:我只是一个人,孤孤单单的。
4433 用于下列各种停顿处:
a)复指成分或插说成分前后。
示例1:老张,就是原来的办公室主任,上星期已经调
走了。
示例2:车,不用说,当然是头等。
b)语气缓和的感叹语、称谓语和呼唤语之后。
示例3:哎哟,这儿,快给我揉揉。
示例4:大娘,您到哪儿去啊?
示例5:喂,你是哪个单位的?
c)某些序次语(“第”字头、“其”字头及“首先” 类序
次语)之后。
示例6:为什么许多人都有长不大的感觉呢?原因有三:第
一,父母总认为自己比孩子成熟;第二,父母总要以自己的标
准来衡量孩子;第三,父母出于爱心而总不想让孩子在成长的
过程中走弯路。
示例7:《玄秘塔碑》所以成为书法的范本,不外乎以下几
方面的因素:其一,具有楷书点画、构体的典范性;其二,承
上启下,成为唐楷的极致;其三,字如其人,爱人及字,柳公
权高尚的书品、人品为后人所崇仰。
示例8:下面从三个方面讲讲语言的污染问题:首先,是特
殊语言环境中的语言污染问题;其次,是滥用缩略语引起的语
言污染问题;再次,是空话和废话引起的语言污染问题。
45 顿号
96
451 定义
句内点号的一种,表示语段中并列词语之间或某些序次语
之后的停顿。
452 形式
顿号的形式是“、”。
453 基本用法
4531 用于并列词语之间。
示例1:这里有自由、民主、平等、开放的风气和氛围。
示例2:造型科学、技艺精湛、气韵生动,是盛唐石雕的
特色。
4532 用于需要停顿的重复词语之间。
示例:他几次三番、几次三番地辩解着。
4533 用于某些序次语(不带括号的汉字数字或“天干地
支”类序次语)之后。
示例1:我准备讲两个问题,一、逻辑学是什么?二、怎样
学好逻辑学?
示例2:风格的具体内容主要有以下四点,甲、题材;乙、
用字;丙、表达;丁、色彩。
4534 相邻或相近两数字连用表示概数通常不用顿号。若相
邻两数字连用为缩略形式,宜用顿号。
示例1:飞机在6000米高空水平飞行时,只能看到两侧八
九公里和前方一二十公里范围内的地面。
示例2:这种凶猛的动物常常三五成群地外出觅食和活动。
示例3: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二、三产业的基础。
4535 标有引号的并列成分之间、标有书名号的并列成分之
间通常不用顿号。若有其他成分插在并列的引号之间或并列的
书名号之间(如引语或书名号之后还有括注),宜用顿号。
示例1:“日”“月”构成“明”字。
97
示例2:店里挂着“顾客就是上帝” “质量就是生命” 等
横幅。
示例3:《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是
我国长篇小说的四大名著。
示例4: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秋浦歌》)、“朝如青丝暮
成雪”(《将进酒》)都是脍炙人口的诗句。
示例5:办公室里订有《人民日报》(海外版)、《光明日
报》和《时代周刊》等报刊。
46 分号
461 定义
句内点号的一种,表示复句内部并列关系分句之间的停顿,
以及非并列关系的多重复句中第一层分句之间的停顿。
462 形式
分号的形式是“;”。
463 基本用法
4631 表示复句内部并列关系的分句(尤其当分句内部还有
逗号时)之间的停顿。
示例1:语言文字的学习,就理解方面说,是得到一种知
识;就运用方面说,是养成一种习惯。
示例2:内容有分量,尽管文章短小,也是有分量的;内容
没有分量,即使写得再长也没有用。
4632 表示非并列关系的多重复句中第一层分句(主要是选
择、转折等关系)之间的停顿。
示例1:人还没看见,已经先听见歌声了;或者人已经转过
山头望不见了,歌声还余音袅袅。
示例2:尽管人民革命的力量在开始时总是弱小的,所以总
是受压的;但是由于革命的力量代表历史发展的方向,因此本
质上又是不可战胜的。
98
示例3:不管一个人如何伟大,也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环境和
条件下;因此,个人的见解总难免带有某种局限性。
示例4:昨天夜里下了一场雨,以为可以凉快些;谁知没有
凉快下来,反而更热了。
4633 用于分项列举的各项之间。
示例:特聘教授的岗位职责为:一、讲授本学科的主干基
础课程;二、主持本学科的重大科研项目;三、领导本学科的
学术队伍建设;四、带领本学科赶超或保持世界先进水平。
47 冒号
471 定义
句内点号的一种,表示语段中提示下文或总结上文的停顿。
472 形式
冒号的形式是“:”。
473 基本用法
4731 用于总说性或提示性词语(如“说”“例如”“证明”
等)之后,表示提示下文。
示例1:北京紫禁城有四座城门:午门、神武门、东华门和
西华门。
示例2:她高兴地说:“咱们去好好庆祝一下吧!”
示例3:小王笑着点了点头:“我就是这么想的。”
示例4:这一事实证明:人能创造环境,环境同样也能创
造人。
4732 表示总结上文。
示例:张华上了大学,李萍进了技校,我当了工人:我们
都有美好的前途。
4733 用在需要说明的词语之后,表示注释和说明。
示例1: (本市将举办首届大型书市。) 主办单位:市文化
局;承办单位:市图书进出口公司;时间:8月15日—20日;
99
地点:市体育馆观众休息厅。
示例2: (做阅读理解题有两个办法。) 办法之一:先读题
干,再读原文,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地读课文。办法之二:直接
读原文,读完再做题,减少先人为主的干扰。
4734 用于书信、讲话稿中称谓语或称呼语之后。
示例1:广平先生:……
示例2:同志们、朋友们:……
4735 一个句子内部一般不应套用冒号。在列举式或条文式
表述中,如不得不套用冒号时,宜另起段落来显示各个层次。
示例:第十条 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48 引号
481 定义
标号的一种,标示语段中直接引用的内容或需要特别指出
的成分。
482 形式
引号的形式有双引号““”” 和单引号“‘’” 两种。
左侧的为前引号,右侧的为后引号。
483 基本用法
4831 标示语段中直接引用的内容。
示例:李白诗中就有“白发三千丈”这样极尽夸张的语句。
4832 标示需要着重论述或强调的内容。
示例:这里所谓的“文”,并不是指文字,而是指文采。
4833 标示语段中具有特殊含义而需要特别指出的成分,如
别称、简称、反语等。
示例1:电视被称作“第九艺术”。
示例2:人类学上常把古人化石统称为尼安德特人,简称
100
“尼人”。
示例3:有几个“慈祥”的老板把捡来的菜叶用盐浸浸就算
作工友的菜肴。
4834 当引号中还需要使用引号时,外面一层用双引号,里
面一层用单引号。
示例:他问:“老师,‘七月流火’是什么意思?”
4835 独立成段的引文如果只有一段,段首和段尾都用引号;
不止一段时,每段开头仅用前引号,只在最后一段末尾用后
引号。
示例:我曾在报纸上看到有人这样谈幸福:
“幸福是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和不喜欢什么。……
“幸福是知道自己擅长什么和不擅长什么。……
“幸福是在正确的时间做了正确的选择。……”
4836 在书写带月、日的事件、节日或其他特定意义的短语
(含简称)时,通常只标引其中的月和日;需要突出和强调该事
件或节日本身时,也可连同事件或节日一起标引。
示例1:“5·12”汶川大地震
示例2:“五四”以来的话剧,是我国戏剧中的新形式。
示例3: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
49 括号
491 定义
标号的一种,标示语段中的注释内容、补充说明或其他特
定意义的语句。
492 形式
括号的主要形式是圆括号“()”,其他形式还有方括号
“[]”、六角括号“〔〕”和方头括号“【】”等。
493 基本用法
4931 标示下列各种情况,均用圆括号:
101
a)标示注释内容或补充说明。
示例1:我校拥有特级教师(含已退休的)17人。
示例2: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
一个新世界!(热烈鼓掌)
b)标示订正或补加的文字。
示例3:信纸上用稚嫩的字体写着:“阿夷(姨),你好!”。
示例4:该建筑公司负责的建设工程全部达到优良工程(的
标准)。
c)标示序次语。
示例5:语言有三个要素: (1) 声音; (2) 结构; (3)
意义。
示例6:思想有三个条件: (一)事理; (二)心理; (三)
伦理。
d)标示引语的出处。
示例7:他说得好: “未画之前,不立一格;既画之后,不
留一格。”(《板桥集·题画》)
e)标示汉语拼音注音。
示例8:“的(de)”这个字在现代汉语中最常用。
4932 标示作者国籍或所属朝代时,可用方括号或六角括号。
示例1:[英]赫胥黎《进化论与伦理学》
示例2:〔唐〕杜甫著
4933 报刊标示电讯、报道的开头,可用方头括号。
示例:【新华社南京消息】
4934 标示公文发文字号中的发文年份时,可用六角括号。
示例:国发〔2011〕3号文件
4935 标示被注释的词语时,可用六角括号或方头括号。
示例1:〔奇观〕奇伟的景象。
示例2:【爱因斯坦】物理学家。生于德国,1933年因受纳
102
粹政权迫害,移居美国。
4936 除科技书刊中的数学、逻辑公式外,所有括号(特别
是同一形式的括号) 应尽量避免套用。必须套用括号时,宜采
用不同的括号形式配合使用。
示例:〔茸(r6ng)毛〕很细很细的毛。
410 破折号
4101 定义
标号的一种,标示语段中某些成分的注释、补充说明或语
音、意义的变化。
4102 形式
破折号的形式是“———”。
4103 基本用法
41031 标示注释内容或补充说明(也可用括号,见493
1;二者的区别另见B17)。
示例1:一个矮小而结实的日本中年人———内山老板走了
过来。
示例2:我一直坚持读书,想借此唤起弟妹对生活的希望
———无论环境多么困难。
41032 标示插入语(也可用逗号,见4433)。
示例:这简直就是———说得不客气点———无耻的勾当!
41033 标示总结上文或提示下文(也可用冒号,见473
1、4732)。
示例1:坚强,纯洁,严于律已,客观公正———这一切都难
得地集中在一个人身上。
示例2:画家开始娓娓道来———
数年前的一个寒冬,……
41034 标示话题的转换。
示例: “好香的干菜,———听到风声了吗?” 赵七爷低声
103
说道。
41035 标示声音的延长。
示例:“嘎———”传过来一声水禽被惊动的鸣叫。
41036 标示话语的中断或间隔。
示例1:“班长他牺———”小马话没说完就大哭起来。
示例2: “亲爱的妈妈,你不知道我多爱您。———还有你,
我的孩子!”
41037 标示引出对话。
示例:———你长大后想成为科学家吗?
———当然想了!
41038 标示事项列举分承。
示例: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环境物理学分为以下五个分
支学科:
———环境声学;
———环境光学;
———环境热学;
———环境电磁学;
———环境空气动力学。
41039 用于副标题之前。
示例:飞向太平洋
———我国新型号运载火箭发射目击记
410310 用于引文、注文后,标示作者、出处或注释者。
示例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
示例2: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百余国。
——— 《汉书》
示例3:很多人写好信后把信笺折成方胜形,我看大可不
必。(方胜,指古代妇女戴的方形首饰,用彩绸等制作,由两个
104
斜方部分叠合而成。———编者注)
411 省略号
4111 定义
标号的一种,标示语段中某些内容的省略及意义的断续等。
4112 形式
省略号的形式是“……”。
4113 基本用法
41131 标示引文的省略。
示例:我们齐声朗诵起来: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
看今朝。”
41132 标示列举或重复词语的省略。
示例1:对政治的敏感,对生活的敏感,对性格的敏感,
……这都是作家必须要有的素质。
示例2:他气得连声说:“好,好……算我没说。”
41133 标示语意未尽。
示例1:在人迹罕至的深山密林里,假如突然看见一缕炊
烟,……
示例2:你这样干,未免太……!
41134 标示说话时断断续续。
示例:她磕磕巴巴地说:“可是……太太……我不知道……
你一定是认错了。”
41135 标示对话中的沉默不语。
示例:“还没结婚吧?”
“……”他飞红了脸,更加忸怩起来。
41136 标示特定的成分虚缺。
示例:只要……就……
41137 在标示诗行、段落的省略时,可连用两个省略号
(即相当于十二连点)。
105
示例1:从隔壁房间传来缓缓而抑扬顿挫的吟咏声———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
示例2:该刊根据工作质量、上稿数量、参与程度等方面的
表现,评选出了高校十佳记者站。还根据发稿数量、提供新闻
线索情况以及对刊物的关注度等,评选出了十佳通讯员。
…………
412 着重号
4121 定义
标号的一种,标示语段中某些重要的或需要指明的文字。
4122 形式
着重号的形式是“”标注在相应文字的下方。
4123 基本用法
41231 标示语段中重要的文字。
示例1:诗人需要表现獉獉,而不是证明。
示例2:下面对本文的理解,不正确獉獉獉的一项是:……
41232 标示语段中需要指明的文字。
示例:下边加点的字,除了在词中的读法外,还有哪些
读法?
着獉急 子弹獉 强调413 獉 连接号
4131 定义
标号的一种,标示某些相关联成分之间的连接。
4132 形式
连接号的形式有短横线“”、一字线“—”和浪纹线“~”
三种。
4133 基本用法
41331 标示下列各种情况,均用短横线:
106
a)化合物的名称或表格、插图的编号。
示例1:3-戊酮为无色液体,对眼及皮肤有强烈刺激性。
示例2:参见下页表28、表29。
b)连接号码,包括门牌号码、电话号码,以及用阿拉伯数
字表示年月日等。
示例3:安宁里东路26号院3211室
示例4:联系电话:01088842603
示例5:20110215
c)在复合名词中起连接作用。
示例6:吐鲁番-哈密盆地
d)某些产品的名称和型号。
示例7:WZ-10直升机具有复杂天气和夜问作战的能力。
e)汉语拼音、外来语内部的分合。
示例8:shuōshuō-xiàoxiào(说说笑笑)
示例9:盎格鲁-撒克逊人
示例10:让-雅克·卢梭(“让-雅克”为双名)
示例11:皮埃尔·孟戴斯-弗朗斯(“孟戴斯-弗朗斯”
为复姓)
41332 标示下列各种情况,一般用一字线,有时也可用浪
纹线:
a)标示相关项目(如时间、地域等)的起止。
示例1:沈括(1031—1095),宋朝人。
示例2:2011年2月3日—10日
示例3:北京—上海特别旅客快车
b) 标示数值范围(由阿拉伯数字或汉字数字构成) 的
起止。
示例4:25~30g
示例5:第五~八课
107
414 间隔号
4141 定义
标号的一种,标示某些相关联成分之问的分界。
4142 形式
间隔号的形式是“·”。
4143 基本用法
41431 标示外国人名或少数民族人名内部的分界。
示例1:克里丝蒂娜·罗塞蒂
示例2:阿依古丽·买买提
41432 标示书名与篇(章、卷)名之间的分界。
示例:《淮南子·本经训》
41433标示词牌、曲牌、诗体名等和题名之间的分界。
示例1:《沁园春·雪》
示例2:《天净沙·秋思》
示例3:《七律·冬云》
41434 用在构成标题或栏目名称的并列词语之间。
示例:《天·地·人》
41435 以月、日为标志的事件或节日,用汉字数字表示时,
只在一、十一和十二月后用间隔号;当直接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时,月、日之间均用间隔号(半角字符)。
示例1:“九一八”事变 “五四”运动
示例2:“一·二八”事变 “一二·九”运动
示例3:“3·15”消费者权益日 “9·11”恐怖袭击事件
415 书名号
4151 定义
标号的一种,标示语段中出现的各种作品的名称。
4152 形式
书名号的形式有双书名号“《 》”和单书名号“〈 〉”两
108
种。
4153 基本用法
41531 标示书名、卷名、篇名、刊物名、报纸名、文件
名等。
示例1:《红楼梦》(书名)
示例2:《史记·项羽本记》(卷名)
示例3:《论雷峰塔的倒掉》(篇名)
示例4:《每周关注》(刊物名)
示例5:《人民日报》(报纸名)
示例6:《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文件名)
41532 标示电影、电视、音乐、诗歌、雕塑等各类用文字、
声音、图像等表现的作品的名称。
示例1:《渔光曲》(电影名)
示例2:《追梦录》(电视剧名)
示例3:《勿忘我》(歌曲名)
示例4:《沁园春·雪》(诗词名)
示例5:《东方欲晓》(雕塑名)
示例6:《光与影》(电视节目名)
示例7:《社会广角镜》(栏目名)
示例8:《庄子研究文献数据库》(光盘名)
示例9:《植物生理学系列挂图》(图片名)
41533 标示全中文或中文在名称中占主导地位的软件名。
示例:科研人员正在研制《电脑卫士》杀毒软件。
41534 标示作品名的简称。
示例:我读了《念青唐古拉山脉纪行》一文(以下简称
《念》),收获很大。
41535 当书名号中还需要书名号时,里面一层用单书名号,
外面一层用双书名号。
109
示例: 《教育部关于提请审议〈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试行办
法〉的报告》
416 专名号
4161 定义
标号的一种,标示古籍和某些文史类著作中出现的特定类
专有名词。
4162 形式
专名号的形式是一条直线,标注在相应文字的下方。
4163 基本用法
41631 标示古籍、古籍引文或某些文史类著作中出现的专有
名词,主要包括人名、地名、国名、民族名、朝代名、年号、
宗教名、官署名、组织名等。
示例1:孙坚人马被刘表率军围得水泄不通。(人名)
示例2:于是聚集冀、青、幽、并四州兵马七十多万准备决
一死战。(地名)
示例3:当时乌孙及西域各国都向汉派遣了使节。(国名、
朝代名)
示例4:从咸宁二年到太康十年,匈奴、鲜卑、乌桓等族人
徙居塞内。(年号、民族名)
41632 现代汉语文本中的上述专有名词,以及古籍和现代文
本中的单位名、官职名、事件名、会议名、书名等不应使用专
名号。必须使用标号标示时,宜使用其他相应标号(如引号、
书名号等)。
417 分隔号
4171 定义
标号的一种,标示诗行、节拍及某些相关文字的分隔。
4172 形式
分隔号的形式是“/”。
110
4173 基本用法
41731 诗歌接排时分隔诗行(也可使用逗号和分号,见
4431/4631)。
示例: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41732 标示诗文中的音节节拍。
示例: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41733 分隔供选择或可转换的两项,表示“或”。
示例:动词短语中除了作为主体成分的述语动词之外,还
包括述语动词所带的宾语和/或补语。
41734 分隔组成一对的两项,表示“和”。
示例1:13/14次特别快车
示例2:羽毛球女双决赛中国组合杜婧/于洋两局完胜韩国
名将李孝贞/李敬元。
41735 分隔层级或类别。
示例:我国的行政区划分为:省(直辖市、自治区) /省辖
市(地级市) /县(县级市、区、自治州) /乡(镇) /村(居
委会)。
5 标点符号的位置和书写形式
51 横排文稿标点符号的位置和书写形式
511 句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均置于相应文字之后,
占一个字位置,居左下,不出现在一行之首。
512 问号、叹号均置于相应文字之后,占一个字位置,居左,
不出现在一行之首。两个问号(或叹号) 叠用时,占一个字位
置;三个问号(或叹号) 叠用时,占两个字位置;问号和叹号
连用时,占一个字位置。
513 引号、括号、书名号中的两部分标在相应项目的两端,
各占一个字位置。其中前一半不出现在一行之末,后一半不出
现在一行之首。
111
514 破折号标在相应项目之间,占两个字位置,上下居中,
不能中间断开分处上行之末和下行之首。
515省略号占两个字位置,两个省略号连用时占四个字位置并
须单独占一行。省略号不能中间断开分处上行之末和下行之首。
516 连接号中的短横线比汉字“一” 略短,占半个字位置;
一字线比汉字“一” 略长,占一个字位置;浪纹线占一个字位
置。连接号上下居中,不出现在一行之首。
517 间隔号标在需要隔开的项目之间,占半个字位置,上下
居中,不出现在一行之首。
518 着重号和专名号标在相应文字的下边。
519 分隔号占半个字位置,不出现在一行之首或一行之末。
5110 标点符号排在一行末尾时,若为全角字符则应占半角字
符的宽度(即半个字位置),以使视觉效果更美观。
5111 在实际编辑出版工作中,为排版美观、方便阅读等需
要,或为避免某一小节最后一个汉字转行或出现在另外一页开
头等情况(浪费版面及视觉效果差),可适当压缩标点符号所占
用的空间。
52 竖排文稿标点符号的位置和书写形式
521 句号、问号、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和冒号均置于相
应文字之下偏右。
522 破折号、省略号、连接号、间隔号和分隔号置于相应文
字之下居中,上下方向排列。
523 引号改用双引号“﹃ ” “﹄ ”和单引号“﹂ ” “﹂ ”,
括号改用“︵”“︶”,标在相应项目的上下。
524 竖排文稿中使用浪线式书名号“
”,标在相应文字的
左侧。
525 着重号标在相应文字的右侧,专名号标在相应文字的
左侧。
112
526 横排文稿中关于某些标点不能居行首或行末的要求,同
样适用于竖排文稿。
附 录A
(规范性附录)
标点符号用法的补充规则
A1 句号用法补充规则
图或表的短语式说明文字,中间可用逗号,但末尾不用句
号。即使有时说明文字较长,前面的语段已出现句号,最后结
尾处仍不用句号。
示例1:行进中的学生方队
示例2:经过治理,本市市容市貌焕然一新。这是某区街道
一景
A2 问号用法补充规则
使用问号应以句子表示疑问语气为依据,而并不根据句子
中包含有疑问词。当含有疑问词的语段充当某种句子成分,而
句子并不表示疑问语气时,句末不用问号。
示例1:他们的行为举止、审美趣味,甚至读什么书,坐什
么车,都在媒体掌握之中。
示例2:谁也不见,什么也不吃,哪儿也不去。
示例3:我也不知道他究竟躲到什么地方去了。
A3 逗号用法补充规则
用顿号表示较长、较多或较复杂的并列成分之间的停顿时,
最后一个成分前可用“以及(及)” 进行连接, “以及(及)”
之前应用逗号。
示例:压力过大、工作时间过长、作息不规律,以及忽视
营养均衡等,均会导致健康状况的下降。
113
A4 顿号用法补充规则
A41 表示含有顺序关系的并列各项间的停顿,用顿号,不用
逗号。下例解释“对于”一词用法, “人” “事物” “行为” 之
间有顺序关系(即人和人、人和事物、人和行为、事物和事物、
事物和行为、行为和行为等六种对待关系),各项之间应用
顿号。
示例:〔对于〕表示人,事物,行为之间的相互对待关系。
(误)
〔对于〕表示人、事物、行为之间的相互对待关系。
(正)
A42 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年月日的简写形式时,用短横线连接
号,不用顿号。
示例:2010、03、02(误)
2010-03-02(正)
A5 分号用法补充规则
分项列举的各项有一项或多项已包含句号时,各项的末尾
不能再用分号。
示例:本市先后建立起三大农业生产体系:一是建立甘蔗
生产服务体系。成立糖业服务公司,主要给农民提供机耕等服
务;二是建立蚕桑生产服务体系。……;三是建立热作服务体
系。……。(误)
本市先后建立起三大农业生产体系:一是建立甘蔗生产服
务体系。成立糖业服务公司,主要给农民提供机耕等服务。二
是建立蚕桑生产服务体系。……。三是建立热作服务体系。
……。(正)
A6 冒号用法补充规则
A61 冒号用在提示性话语之后引起下文。表面上类似但实际
不是提示性话语的,其后用逗号。
114
示例1:郦道元《水经注》记载: “沼西际山枕水,有唐叔
虞祠。”(提示性话语)
示例2:据《苏州府志》载,苏州城内大小园林约有150多
座,可算名副其实的园林之城。(非提示性话语)
A.62 冒号提示范围无论大小(一句话、几句话甚至几段
话),都应与提示性话语保持一致(即在该范围的末尾要用句号
点断)。应避免冒号涵盖范围过窄或过宽。
示例:艾滋病有三个传播途径:血液传播,性传播和母婴
传播,日常接触是不会传播艾滋病的。(误)
艾滋病有三个传播途径:血液传播,性传播和母婴传播。
日常接触是不会传播艾滋病的。(正)
A63 冒号应用在有停顿处,无停顿处不应用冒号。
示例1:他头也不抬,冷冷地问: “你叫什么名字?” (有停
顿)
示例2:这事你得拿主意,光说“不知道”怎么行? (无停
顿)
A7 引号用法补充规则
“丛刊”“文库” “系列” “书系” 等作为系列著作的选题
名,宜用引号标引。当“丛刊” 等为选题名的一部分时,放在
引号之内,反之则放在引号之外。
示例1:“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示例2:“中国哲学典籍文库”
示例3:“20世纪心理学通览”丛书
A8 括号用法补充规则
括号可分为句内括号和句外括号。句内括号用于注释句子
里的某些词语,即本身就是句子的一部分,应紧跟在被注释的
词语之后。句外括号则用于注释句子、句群或段落,即本身结
构独立,不属于前面的句子、句群或段落,应位于所注释语段
115
的句末点号之后。
示例: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面语的
有机组成部分,用来表示语句的停顿、语气以及标示某些成分
(主要是词语) 的特定性质和作用。(数学符号、货币符号、校
勘符号等特殊领域的专门符号不属于标点符号。)
A9 省略号用法补充规则
A91 不能用多于两个省略号(多于12点) 连在一起表示省
略。省略号须与多点连续的连珠号相区别(后者主要是用于表
示目录中标题和页码对应和连接的专门符号)。
A92 略号和“等” “等等” “什么的” 等词语不能同时使
用。在需要读出来的地方用“等” “等等” “什么的” 等词语,
不用省略号。
示例:含有铁质的食物有猪肝、大豆、油菜、菠菜……等。
(误)
含有铁质的食物有猪肝、大豆、油菜、菠菜等。
(正)
A10 着重号用法补充规则
不应使用文字下加直线或波浪线等形式表示着重。文字下
加直线为专名号形式(416);文字下加浪纹线是特殊书名号
(A.136)。着重号的形式统一为相应项目下加小圆点。
示例:下面对本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误)
下面对本文的理解,不正确獉獉獉的一项是(正)
A.11 连接号用法补充规则
浪纹线连接号用于标示数值范围时,在不引起歧义的情况
下,前一数值附加符号或计量单位可省略。
示例:5公斤~100公斤(正)
5~100公斤(正)
116
A.12 间隔号用法补充规则
当并列短句构成的标题中已用间隔号隔开时,不应再用
“和”类连词。
示例:《水星·火星和金星》(误)
《水星·火星·金星》(正)
A.13 书名号用法补充规则
A131 不能视为作品的课程、课题、奖品奖状、商标、证照、
组织机构、会议、活动等名称,不应用书名号。下面均为书名
号误用獉獉的示例:
示例1:下学期本中心将开设《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市场
营销》两门课程。
示例2:明天将召开《关于“两保两挂” 的多视觉理论思
考》课题立项会。
示例3:本市将向70岁以上(含70岁)老年人颁发《敬老
证》。
示例4:本校共获得《最佳印象》《自我审美》《卡拉OK》
等六个奖杯。
示例5:《闪光》牌电池经久耐用。
示例6:《文史杂志社》编辑力量比较雄厚。
示例7:本市将召开《全国食用天然色素应用研讨会》。
示例8:本报将于今年暑假举行《墨宝杯》书法大赛。
A132 有的名称应根据指称意义的不同确定是否用书名号。
如文艺晚会指一项活动时,不用书名号;而特指一种节目名称
时,可用书名号。再如展览作为一种文化传播的组织形式时,
不用书名号;特定情况下将某项展览作为一种创作的作品时,
可用书名号。
示例1:2008年重阳联欢晚会受到观众的称赞和好评。
示例2:本台将重播《2008年重阳联欢晚会》。
117
示例3:“雪域明珠———中国西藏文化展”今天隆重开幕。
示例4:《大地飞歌艺术展》是一部大型现代艺术作品。
A133 书名后面表示该作品所属类别的普通名词不标在书名号内。
示例:《我们》杂志
A134 书名有时带有括注。如果括注是书名、篇名等的一部分,
应放在书名号之内,反之则应放在书名号之外。
示例1:《琵琶行(并序)》
示例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试行)》
示例3:《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组织条例(草案)》
示例4:《百科知识》(彩图本)
示例5:《人民日报》(海外版)
A135 书名、篇名末尾如有叹号或问号,应放在书名号之内。
示例1:《日记何罪!》
示例2:《如何做到同工又同酬?》
A136 在古籍或某些文史类著作中,为与专名号配合,书名号
也可改用浪线式“ ”,标注在书名下方。这可以看作是特殊的专
名号或特殊的书名号。
A14 分隔号用法补充规则
分隔号又称正斜线号,须与反斜线号“\”相区别(后者主
要是用于编写计算机程序的专门符号)。使用分隔号时,紧贴着分
隔号的前后通常不用点号。
附 录B
(资料性附录)
标点符号若干用法的说明
B1 易混标点符号用法比较
B11 逗号、顿号表示并列词语之间停顿的区别
逗号和顿号都表示停顿,但逗号表示的停顿长,顿号表示的
118
停顿短。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一般用顿号,但当并列词语较长或
其后有语气词时,为了表示稍长一点的停顿,也可用逗号。
示例1:我喜欢吃的水果有苹果、桃子、香蕉和菠萝。
示例2:我们需要了解全局和局部的统一,必然和偶然的统
一,本质和现象的统一。
示例3:看游记最难弄清位置和方向,前啊,后啊,左啊,右
啊,看了半天,还是不明。
B12 逗号、顿号在表列举省略的“等” “等等”之类词语前的
使用
并列成分之间用顿号,末尾的并列成分之后用“等” “等等”
之类词语时,“等”类词前不用顿号或其他点号;并列成分之间用
逗号,末尾的并列成分之后用“等”类词时, “等”类词前应用
逗号。
示例1:现代生物学、物理学、化学、数学等基础学科的发
展,带动了医学科学的进步。
示例2:写文章前要想好:文章主题是什么,用哪些材料,哪
些详写,哪些略写,等等。
B13 逗号、分号表示分句词停顿的区别
当复句的表述不复杂、层次不多,相连的分句语气比较紧凑、
分句内部也没有使用逗号表示停顿时,分句间的停顿多用逗号。
当用逗号不易分清多重复句内部的层次(如分句内部已有逗号),
而用句号又可能割裂前后关系的地方,应用分号表示停顿。
示例1:她拿起钥匙,开了箱上的锁,又开了首饰盒上的锁,
往老地方放钱。
示例2:纵比,即以一事物的各个发展阶段作比;横比,则以
此事物与彼事物作比。
B14 顿号、逗号、分号在标示层次关系时的区别
句内点号中,顿号表示的停顿最短、层次最低,通常只能表
119
示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分号表示的停顿最长、层次最高,可以
用来表示复句的第一层分句之间的停顿;逗号介于两者之间,既
可表示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也可表示复句中分句之间的停顿。
若分句内部已用逗号,分句之间就应用分号(见B13示例2)。
用分号隔开的几个并列分句不能由逗号统领或总结。
示例1:有的学会烤烟,自己做挺讲究的纸烟和雪茄;有的学
会蔬菜加工,做的番茄酱能吃到冬天;有的学会蔬菜腌渍、窖藏,
使秋菜接上春菜。
示例2:动物吃植物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把整个植物吃
掉,如原生动物;有的是把植物的犬部分吃掉,如鼠类;有的是
吃掉植物的要害部位,如鸟类吃掉植物的嫩芽。(误)。
动物吃植物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把整个植物吃掉,如原
生动物;有的是把植物的大部分吃掉,如鼠类;有的是吃掉植物
的要害部位,如鸟类吃掉植物的嫩芽。(正)。
B15 冒号、逗号用于“说”“道”之类词语后的区别
位于引文之前的“说” “道”后用冒号。位于引文之后的
“说”“道”分两种情况:处于句末时,其后用句号;“说” “道”
后还有其他成分时,其后用逗号。插在话语中间的“说” “道”
类词语后只能用逗号表示停顿。
示例1:他说:“晚上就来家里吃饭吧。”
示例2:“我真的很期待。”他说。
示例3:“我有件事忘了说……”他说,表情有点为难。
示例4:“现在请皇上脱下衣服,”两个骗子说,“好让我们为
您换上新衣。”
B16 不同点号表示停顿长短的排序
各种点号都表示说话时的停顿。句号、问号、叹号都表示句
子完结,停顿最长。分号用于复句的分句之间,停顿长度介于句
末点号和逗号之间,而短于冒号。逗号表示一句话中间的停顿,
120
又短于分号。顿号用于并列词语之间,停顿最短。通常情况下,
各种点号表示的停顿由长到短为:句号=问号=叹号>冒号(指
涵盖范围为一句话的冒号) >分号>逗号>顿号。
B17 破折号与括号表示注释或补充说明时的区别
破折号用于表示比较重要的解释说明,这种补充是正文的一
部分,可与前后文连读;而括号表示比较一般的解释说明,只是
注释而非正文,可不与前后文连读。
示例1:在今年一一农历虎年,必须取得比去年更大的成绩。
示例2:哈雷在牛顿思想的启发下,终于认出了他所关注的彗
星(该星后人称为哈雷彗星)。
B18 书名号、引号在“题为……” “以……为题”格式中的
使用
“题为……” “以……为题”中的“题”,如果是诗文、图
书、报告或其他作品可作为篇名、书名看待时,可用书名号;如
果是写作、科研、辩论、谈话的主题,非特定作品的标题,应用
引号。即“题为……” “以……为题”中的“题”应根据其类别
分别按书名号和引号的用法处理。
示例1:有篇题为《柳宗元的诗》的文章,全文才2000字,
引文不实却达11处之多。
示例2:今天一个以“地球·人口·资源·环境”为题的大
型宣传活动在此间举行。
示例3:《我的老师》写于1956年9月,是作者应《教师报》
之约而写的。
示例4:“我的老师”这类题目,同学们也许都写过。
B2 两个标点符号连用的说明
B21 行文中表示引用的引号内外的标点用法
当引文完整且独立使用,或虽不独立使用但带有问号或叹号
时,引号内句末点号应保留。除此之外,引号内不用句末点号。
121
当引文处于句子停顿处(包括句子末尾)且引号内未使用点号时,
引号外应使用点号;当引文位于非停顿处或者引号内已使用句末
点号时,引号外不用点号。
示例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他最喜欢这
两句诗。
示例2:书价上涨令许多读者难以接受,有些人甚至发出
“还买得起书吗?”的疑问。
示例3:他以“条件还不成熟,准备还不充分”为由,否决
了我们的提议。
示例4:你这样“明日复明日”地要拖到什么时候?
示例5:司马迁为了完成《史记》的写作,使之“藏之名
山”,忍受了人间最大的侮辱。
示例6:在施工中要始终坚持“把质量当生命”。
示例7: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这句话,说明了文采的
重要。
示例8:俗话说: “墙头一根草,风吹两边倒。”用这句话来
形容此辈再恰当不过。
B22 行文中括号内外的标点用法
括号内行文末尾需要时可用问号、叹号和省略号。除此之外,
句内括号行文末尾通常不用标点符号。句外括号行文末尾是否用
句号由括号内的语段结构决定:若语段较长、内容复杂,应用句
号。句内括号外是否用点号取决于括号所处位置:若句内括号处
于句子停顿处,应用点号。句外括号外通常不用点号。
示例1:如果不采取(但应如何采取呢?)十分具体的控制措
施,事态将进一步扩大。
示例2:3分钟过去了(仅仅才3分钟!),从眼前穿梭而过的
出租车竟达32辆!
示例3:她介绍时用了一连串比喻(有的状如树枝,有的貌
122
似星海……),非常形象。
示例4:科技协作合同(包括科研、试制、成果推广等)根
据上级主管部门或有关部门的计划签订。
示例5:应把夏朝看作原始公社向奴隶制国家过渡时期。(龙
山文化遗址里,也有俯身葬。俯身者很可能就是奴隶。)
示例6:问:你对你不喜欢的上司是什么态度?
答:感情上疏远,组织上服从。(掌声,笑声)
示例7:古汉语(特别是上古汉语),对于我来说,有着常人
无法想象的吸引力。
示例8:由于这种推断尚未经过实践的考验,我们只能把它作
为假设(或假说)提出来。
示例9:人际交往过程就是使用语词传达意义的过程。(严格
说,这里的“语词”应为语词指号。)
B23 破折号前后的标点用法
破折号之前通常不用点号;但根据句子结构和行文需要,有
时也可分别使用句内点号或句末点号。破折号之后通常不会紧跟
着使用其他点号;但当破折号表示语音的停顿或延长时,根据语
气表达的需要,其后可紧接问号或叹号。
示例1:小妹说:“我现在工作得挺好,老板对我不错,工资
也挺高。———我能抽支烟吗?”(表示话题的转折)
示例2:我不是自然主义者,我主张文学高于现实,能够稍稍
居高临下地去看现实,因为文学的任务不仅在于反映现实。光描
写现存的事物还不够,还必须记住我们所希望的和可能产生的事
物。必须使现象典型化。应该把微小而有代表性的事物写成重大
的和典型的事物。———这就是文学的任务。(表示对前几句话
的总结)
示例3:“是他———?”石一川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示例4:“我终于考上大学啦!我终于考上啦———!”金石开
123
兴奋得快要晕过去了。
B24 省略号前后的标点用法
省略号之前通常不用点号。以下两种情况例外:省略号前的
句子表示强烈语气、句末使用问号或叹号时;省略号前不用点号
就无法标示停顿或表明结构关系时。省略号之后通常也不用点号,
但当句末表达强烈的语气或感情时,可在省略号后用问号或叹号;
当省略号后还有别的话、省略的文字和后面的话不连续且有停顿
时,应在省略号后用点号;当表示特定格式的成分虚缺时,省略
号后可用点号。
示例1:想起这些,我就觉得一辈子都对不起你。你对梁家的
好,我感激不尽!……
示例2:他进来了,……一身军装,一张朴实的脸,站在我们
面前显得很高大,很年轻。
示例3:这,这是……?
示例4:动物界的规矩比人类还多,野骆驼、野猪、黄羊
……,直至塔里木兔、跳鼠,都是各行其路,决不混淆。
示例5:大火被渐渐扑灭,但一片片油污又旋即出现在遇难船
旁……。清污船迅速赶来,并施放围栏以控制油污。
示例6:如果……,那么……。
B3 序次语之后的标点用法
B31 “第” “其”字头序次语,或“首先” “其次” “最后”
等做序次语时,后用逗号(见4433)。
B32 不带括号的汉字数字或“天干地支”做序次语时,后用
顿号(见4532)。
B33 不带括号的阿拉伯数字、拉丁字母或罗马数字做序次语
时,后面用下脚点(该符号属于外文的标点符号)。
示例1:总之,语言的社会功能有三点:1.传递信息,交流
思想;2.确定关系,调节关系;3.组织生活,组织生产。
124
示例2:本课一共讲解三个要点:A.生理停顿;B.逻辑停
顿;C语法停顿。
B34 加括号的序次语后面不用任何点号。
示例1:受教育者应履行以下义务: (一)遵守法律、法规;
(二)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三)遵守所在学校或其
他教育机构的制度。
示例2:科学家很重视下面几种才能: (1)想象力; (2)直
觉的理解力;(3)数学能力。
B35 阿拉伯数字与下脚点结合表示章节关系的序次语末尾不用
任何点号。
示例:3 停顿
31 生理停顿
32 逻辑停顿
B36 用于章节、条款的序次语后宜用空格表示停顿。
示例:第一课 春天来了
B37 序次简单、叙述性较强的序次语后不用标点符号。
示例:语言的社会功能共有三点:一是传递信息;二是确定
关系;三是组织生活。
B38 同类数字形式的序次语,带括号的通常位于不带括号的下
一层。通常第一层是带有顿号的汉字数字;第二层是带括号的汉
字数字;第三层是带下脚点的阿拉伯数字;第四层是带括号的阿
拉伯数字;再往下可以是带圈的阿拉伯数字或小写拉丁字母。一
般可根据文章特点选择从某一层序次语开始行文,选定之后应顺
着序次语的层次向下行文,但使用层次较低的序次语之后不宜反
过来再使用层次更高的序次语。
示例:一、……
(一)……
1.……
125
(1)……
①/a……
B4 文章标题的标点用法
文章标题的末尾通常不用标点符号,但有时根据需要可用问
号、叹号或省略号。
示例1:看看电脑会有多聪明,让它下盘围棋吧
示例2:猛龙过江:本店特色名菜
示例3:严防“电脑黄毒”危害少年
示例4:回家的感觉真好
———访大赛归来的本市运动员
示例5:里海是湖,还是海?
示例6:人体也是污染源!
示例7:和平协议签署之后……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
化管理委员会2011年12月30日发布,2012年6月1日实施)
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