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成就精彩 匠心打造精品 时间:2019-03-07
(2018年10月18日 奉贤区人民政府)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大家下午好!
《奉贤年鉴》创刊于2000年,已连续出版18卷,第19卷也即将出版。从蹒跚起步到矫健前行,《奉贤年鉴》19年的砥砺前行铸就一路成长。其中,《奉贤年鉴2004》获首届中国地方志年鉴评比特等奖,《奉贤年鉴2014》获第五届年鉴编纂出版质量评比综合特等奖、全国地方志优秀成果(年鉴类)特等通报表扬,《奉贤年鉴2016》获第四届全国地方志优秀成果(年鉴类)一等年鉴、2015~2016年度年鉴编校质量检查评比特等奖。
多年来,《奉贤年鉴》始终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精确把握奉贤区经济社会发展脉搏,客观记述历史发展进程,回顾《奉贤年鉴》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成绩,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体会:
一、狠抓两支队伍,落实年鉴工作责任
近几年,我们全力抓好年鉴工作干部队伍建设,尤其是基层撰稿员和编辑人员两支队伍建设。一是健全三级工作网络。目前已形成区史志编纂委员会负责指导、区地方志办公室负责编纂、各职能部门(镇、街道)负责撰稿的三级工作网络。二是强化业务培训。每年召开全区年鉴工作会议,以会代训,为做好年鉴各项工作打下良好基础。坚持将培训与指导相结合、将集中培训和个人自学相结合,定期举办年鉴业务培训班,提高撰稿人员撰写能力。三是实行考评机制。从2014年起,编辑部对部门提供的稿件进行指标考评,确保每年3月截稿日前组稿完成率达到90%左右。四是加强年鉴编辑部建设。通过研讨、培训、座谈等多种方式,不断提高年鉴编辑人员的政策理论水平和文字编辑水平,利用刊物、报纸、网络等平台,开辟新的信息渠道。有针对性的开展组稿、约稿,邀请一批业务素质高、责任心强、文笔好的社会人员参与撰稿,把年度编纂任务落到实处。
二、严把三个环节,增强年鉴编纂实效
《奉贤年鉴》编辑部以加快推进各个流程环节为基础,紧扣组稿、编辑、审校三个重点环节,严格控制时间节点,确保编纂进度。通过多年的实践,基本形成“三、五、九目标”,即:3月基本完成组稿,5月完成编辑加工,9月完成校对送厂付印。一是利用网络优势,缩短组稿周期。撰稿员投稿直接通过电子邮件和区政务网发给编辑部,责任编辑能及时对稿件进行修改、反馈。特别是我们组建的QQ工作群和微信工作群,极大地方便了撰稿员与编辑之间的交流,提高了稿件处理的效率。二是互编互校,消灭编辑错误。编辑部从创刊之初就形成了互编互校的良好传统,每年5月,全体人员交叉改稿、统稿,对编纂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采取集体会商的办法,找出问题的症结并解决,保证后期不出现返工问题。三是借用外力,提高审校质量。出版前,除坚持编辑部内部副主编、执行主编、主编编审流程外,通过区史志编委会领导、保密委及社会人士等多层次、多方位的审核,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年鉴的硬伤,《奉贤年鉴》也多次在全国年鉴编校质量评比中获奖。
三、注重四个结合,提升年鉴出版质量
在实践中,奉贤区地方志办公室从实践中逐步摸索出“四个结合”,确保年鉴的高品质出版。一是规范与创新相结合。《奉贤年鉴》制定有从组稿、编辑、反馈、再编辑、总纂、报审、印刷逐步推进的完备工作流程,编印《<奉贤年鉴>编纂实务手册》,推动年鉴编纂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同时,年鉴的框架设计要紧跟时代发展的特色,图文并茂地把年度热点和地方特色重点勾勒出来。二是细致与大气相结合。一方面编辑部着重在细节上把好关,通过互校、统稿、纠错等环节减少出错率。另一方面在想问题、提建议的时候,兼具从“历史眼光、行业眼光、专业眼光”三种眼光,站的高一些,看的远一点。三是供稿与采编相结合。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即编辑要与撰稿员经常保持联系,搜集各单位主办的刊物、报纸、简报、通讯等信息资料,开展年鉴资料的日常积累,对于一些新情况通过专题调研等方式进行深入挖掘。四是分工与协作相结合。对编纂任务实行目标管理,在实行栏目编辑负责制的同时注重三个协同:协同推进工作质量,协同推行统一标准,协同查漏、拾遗补缺。
四、延伸五大阵地,提升年鉴社会影响力
为适应信息时代,2004年奉贤区在上海市各区县中率先建成“奉贤史志”网站,经数次升级,网站从单一的文字资料数据库转向多媒体数据库,不仅收录历年的奉贤年鉴,还拥有各类志书和地情书籍共100余部,成为奉贤区的骨干地情网站。2013年,奉贤区又在全市率先建成图片库系统。2014年12月,在全市率先启动了旧志书籍数字化工程。2016年,为更好的利用网络和媒体扩大志鉴影响力,开通“奉贤文史”微信公众号;在图书馆、新华书店、社区文化中心等文化场所开设年鉴赠阅点,扩大读者受众面。2017年,启动智慧平台建设,新媒体看奉贤再添新途径。与各镇、部门等志书编纂单位签订数字化协议,保护知识产权。在与奉贤区图书馆合作成立方志馆的基础上,共同推进数字化进程,实现资源共享。经过数年的努力和实践,奉贤已初步打造成奉贤史志网站、奉贤文史微信公众号、智慧平台、社会赠阅点、方志馆五大阵地,年鉴社会影响力逐步得到提升。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奉贤将继续砥砺前行,进一步贯彻落实好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和《上海市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6—2020年)》等法规文件精神,对标先进,奋力谱好奉贤年鉴事业的新篇章,把《奉贤年鉴》打造成为践行“奉贤美、奉贤强”的一张靓丽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