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认识 完善机制 有序推进《交通运输分志》修编工作 时间:2018-07-18

(2018年10月18日 市交通委)

各位领导、同志们:

代表市交通委简要汇报一下我委承担的《上海市志·交通运输分志》修编工作情况和做法。

根据市政府办公厅《上海市第二轮新编地方志书编纂规划》明确的志书编纂目标和任务,市交通委(原市交通港口局)负责编纂5卷志书、牵头协调推进3卷志书,是全市修志工作中任务较重、工作量较大的单位之一。目前,我委已基本完成修编任务,负责直接编纂的《港口卷》等5卷志书已经出版;负责协调推进的3卷志书中,《航空运输卷》已经进入出版,其余两卷进展良好。

编纂工作自2010年7月正式启动以来,各项工作平稳有序开展,2014年交通机构职能进行了改革,撤销了原市交通港口局,组建成立市交通委,我们一方面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平稳做好改革工作,另一方面确保交通修志工作不断不乱,历任主要和分管负责同志始终高度重视,委系统各部门和单位积极配合,委修志办专职工作班子统筹协调、全力推进,市方志办在整个修编过程中给予我们重要指导和积极支持,在各方共同不懈努力下,较为顺利的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主要工作体会如下:

一、要像抓行政业务工作一样抓修志工作

2010年4月,全市修志工作动员部署大会后,原市交通港口局党组会议及时传达贯彻会议精神,专题研究《交通运输分志》编纂工作并一致同意:修志是政府部门的基本职能之一,是一项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任务,要克服因为行政业务忙而不重视、不关心修志工作的思想,像抓行政业务工作一样,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市政府交办的修志任务。党组决定:成立以原是交通港口局孙建平局长为主任的《交通运输分志》编纂委员会,分管的葛明明副局长为常务副主任并主持编委会工作,华东民航管理局、上海海事局、上海铁路局分别由主要领导担任编委会副主任;成立局修志办,负责编委会的日常工作。同时还明确,局党组每年两次听取修志工作进展情况的汇报,办公室抓好牵头、政策研究、财务、人事等各相关部门全力做好经费保障、人员配备、后勤保障等工作。

至2010年10月,《交通运输分志》各卷均成立了由行业主要单位和龙头企业负责人组成的编纂委员会,一批熟悉行业情况、具有工作责任心和奉献精神的老同志被聘请和选调专门从事编纂工作;各主编和主要参编单位积极配合,出人、出力、出资金,组建了编纂工作班子、修志联络员队伍和资料征集队伍。到2010年底,《交通运输分志》修志工作基本实现了市方志办提出的“组织到位、机构到位、人员到位、经费到位”的要求,为修志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2014年全市交通体制改革后,根据机构和领导变动情况调整并加强了领导力量和编纂队伍,要求机关各部门及时帮助解决修志工作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编委会各位副主任对分管的志书编纂工作给予充分重视,不仅指导协调服务保障工作,对编纂质量也严格要求把关,对修志办提出的建议和要求明确答复,事后又督促相关部门一一落实相关事宜。

二、注重建章立制,以制度促进度

修志工作任务重、时间跨度长,加之编纂人员主体是退休返聘的老同志。我们把建章立制作为重要的基础工作抓,以制度促进度保质量,加强编纂队伍自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一是执行主编负责制。修志工作启动阶段起,就明确各卷执行主编负责制并始终贯彻。执行主编在各卷组织筹备阶段即到位主持工作,负责篇目设计和资料收集。后续编纂工作中,执行主编直接参加长编、初稿分纂和总纂工作,确保全程工作具有连贯性。

二是确定年度目标责任制。根据编纂工作总目标,我们每年确定重点任务,以此作为年度工作目标,如2010年是“组织发动年”、2011年是“资料收集年”、2016年是“志稿编纂收官年”等。各卷依据年度总目标确定每季度的进度要求,并在季度工作例会上进行检查。

三是定期分析通报制度。我们制定了《交通运输分志编纂工作会议制度》,以制度形式规范工作方法、严格工作程序,定期交流工作、检查质量、督促进度,协调解决修志工作中出现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为确保各卷编纂进度和质量,在资料收集、长编编纂阶段规定各卷每季度向修志办报备已经完成的资料卡片和长编稿,对其中明显存在进度和质量问题的,及时与该卷编纂室进行沟通。在初稿编纂、志稿总纂阶段,规定各卷半年报备已经完成的志稿,以便把控编纂进度和质量,对有共性的问题及时沟通协调。

四是建立内部审查工作制度。市方志办下发《上海市地方志书评审验收办法》后,我委结合实际拟定了《交通运输分志内部评审工作实施意见》,对内部审查的各个工作环节进行细化,使之具备可操作、可检查,程序清楚,环环紧扣,责任到位。

三、完善机制,以机制保质量

修志工作既是集体劳动,又是充分依赖个人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工作。在积极倡导和着力营造“快乐修志”良好氛围的同时,为充分发挥编纂人员积极性和最大程度运用专家智慧,主要完善了三项工作机制:

一是内部激励机制。2013年下半年起试行编纂工作激励制度,对我委承编的5卷志书按质按量完成年度目标的编纂室和专职编纂人员进行奖励。2016年下半年起,对相关责任主编实施以“包干费”形式激励各卷切实抓好收尾阶段工作的方案。进入出版阶段后,采用“包干劳务费”方式给予志稿主编适当补贴,严格按照“三审”制度对所交志稿进行编辑加工,保障志书质量。这样的工作制度,既调动了工作主动性,确保工作进度可控,总体上还节省了经费开支。

二是专家咨询和专家评审机制。在资料长编阶段,各卷每完成两篇资料长编,组织召开一次专家咨询会,进行修改完善,避免重大事件的遗漏。初稿阶段,每完成一篇组织一次专家评审会,为初稿内容把关。由于重视业内专家的审核把关作用并保持他们的参与连续性,有效地提升了资料长编和初稿的质量。同时,还主动争取市方志办领导和其他修志专家的指导帮助,尽量少走“弯路”。

三是协调推进机制。《交通运输分志》修编工作开始,我们就与市方志办建立了季度工作例会制度,使各编纂室及时了解全市修志规范及工作要求。市方志办市志处的领导和专家在志稿形成的各个阶段有针对性地进行具体指导协调。进入出版环节后,市方志办又具体指导分志办公室与出版社建立了工作会商及协调机制,及时沟通进行工作对接,有力保障了我委承编志书的出版进度和质量。

相关附件: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