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志勘误与增补
2012/4/1 10:11:12
(一)前志勘误
1999年,《虹口区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年2月)出版发行后,《虹口区志》副主编等人陆续发现书中一些错误,值此续志出版之际,列《前志勘误》。
《虹口区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年2月版)勘误
《虹口区志》(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2月版)勘误
页 |
行 |
误 |
正 |
5 |
3 |
这里既是白色恐怖的中心区 |
这里既是白色恐怖的中心区域 |
7 |
5 |
虹口活动影戏院 |
虹口活动影戏园 |
45 |
20 |
|
|
46 |
5 |
中共江苏省委在施高塔路104号…… |
中共江苏省委在施高塔路恒丰里104号…… |
47 |
13 |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简称左联)创办的中华艺术大学成立 |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简称左联)在中华艺术大学成立 |
51 |
11 |
……攻至爱国女校 |
……攻至爱国女中 |
62 |
8 |
私立医院,卫生机构和…… |
私立医院、卫生机构和…… |
62 |
10 |
……国营、公私合营工厂26家改属虹口区,23家改属提篮桥区 |
……国营、公私合营工厂党组织26家改属虹口区委、23家改属提篮桥区委领导 |
70 |
6 |
刘雪桥 |
刘雪乔 |
115(随文照) |
|
西江湾路14弄棚户改建前后 |
西江湾路棚户改建前后 |
166 |
19 |
建立于东体育会路7号的重光堂。在沪西…… |
建立于东体育会路7号的重光堂在沪西…… |
402 |
最末行 |
江杨南路……108…… |
江杨南路……1036…… |
489 |
25 |
民国6年(1917 年),建苏联领事馆 |
民国6年(1917年),建俄国领事馆 |
561 |
24 |
仍归闸北和杨树浦部委领导 |
仍分别归闸北和杨树浦部委领导 |
562 |
5 |
在此期间,另有江湾镇1个街道党支部…… |
在此期间,江湾镇1个街道党支部…… |
563 |
12 |
选举产生中共虹口区委 |
选举产生中共虹口区委员会 |
575 |
30 |
民国26年8月,抗战全面爆发。 |
民国26年7月,抗战全面爆发。 |
582 |
5 |
虹口区、提篮桥区接收49个大中型工厂 |
虹口、提篮桥区委接管49个大中型工厂党组织 |
610 |
11 |
(简称“三资”,包括港、澳、台、资) |
(简称“三资”,包括港、澳、台资) |
630 |
20 |
负责人刘瑞洲(中共党员) |
负责人刘端洲(中共党员) |
630 |
21 |
一批经过“
五卅”运动锻炼的“煤业青年团友谊会”骨干… |
一批经过“
五卅”运动锻炼的“煤业青年联谊会”骨干…… |
633 |
16 |
在共产党人刘瑞洲… |
在共产党人刘端洲… |
968 |
2 |
……在江湾镇保宁寺开办曲江小学,从事启蒙教育。 |
……在江湾镇保宁寺西开办曲江小学,从事启蒙教育。嘉靖年间(1522~1566年)在江湾保宁寺设江湾书院。 |
971 |
4 |
……幼儿园“全面关心幼儿健康、常识、音乐教学”…… |
……幼儿园的“全面关心幼儿健康,常识、音乐教学”…… |
989 |
15 |
……蔡元培等创办的爱国女学迁来江湾尘园。 |
……蔡元培等创办的爱国女子中学(初创时名爱国女子学堂)迁来江湾尘园。 |
1012 |
17 |
唐文治,严复等…… |
唐文治、严复等…… |
1016 |
8 |
参加考试人数达10万科人次。 |
参加考试人数达10万人次。 |
1017 |
12 |
地址吴淞路297号 |
地址武进路80号虹口中学内,后迁址到吴淞路297号 |
1040 |
23 |
于是学生骤增,成绩蜚然 |
于是学生骤增,成绩斐然 |
1075 |
31 |
解放后更今名 |
抗战胜利后改为上海市第四医院,解放后更今名 |
1174 |
1 |
后被八一三日军炮火所毁 |
后校舍在“八一三”事变中被日军炮火所毁 |
1980~1993年虹口区教育系统获上海市特级教师称号情况表
单位 |
姓名 |
性别 |
评审年份 |
学科 |
上海市复兴高级中学 |
姚晶 |
男 |
1980 |
数学 |
上海市复兴高级中学 |
袁定一 |
男 |
1980 |
物理 |
上海市虹口区教师进修学院 |
章景翰 |
男 |
1980 |
数学 |
上海市虹口区第三中心小学 |
吴慧娟 |
女 |
1980 |
语文 |
上海市虹口区第三中心小学 |
徐佩玖 |
女 |
1980 |
数学 |
上海市虹口区第三中心小学 |
顾家漳 |
女 |
1980 |
语文 |
上海市虹口区崇明路小学 |
孙幼丽 |
女 |
1986 |
音乐 |
上海市虹口区第三中心小学 |
毛蓓蕾 |
女 |
1986 |
思品 |
上海市复兴高级中学 |
杨墨秋 |
女 |
1990 |
语文 |
华东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 |
陆继椿 |
男 |
1990 |
语文 |
上海市虹口区教师进修学院 |
马骁 |
男 |
1990 |
化学 |
上海市复兴高级中学 |
张秉义 |
男 |
1993 |
计算机 |
上海市复兴高级中学 |
张静甫 |
男 |
1993 |
物理 |
上海市复兴高级中学 |
林金鑫 |
男 |
1993 |
音乐 |
华东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 |
张思中 |
男 |
1993 |
英语 |
上海市虹口区教师进修学院 |
叶声扬 |
男 |
1993 |
数学 |
上海市虹口区教师进修学院 |
夏银生 |
男 |
1993 |
体育 |
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 |
罗佩明 |
女 |
1993 |
德语 |
上海市长青学校 |
徐鹄 |
男 |
1993 |
语文 |
上海市虹口区青少年活动中心 |
胡蕴琪 |
女 |
1993 |
舞蹈 |
合计 |
20人 |
说明:资料由区教育局人事科提供。
“文化大革命”期间,他遭受迫害,并由原来教政治学科改为教数学学科。“文化大革命”后,恢复政治教师的工作,对于当时社会上有人提出取消中学政治课的主张,林秉彝疾呼:“不能动摇在中学开设马列主义政治理论课这一原则”,并身体力行,以教学实践证明在中学开设政治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教学中,他注重教法研究、时代特征、学生思想并重,学生历年高考政治成绩都名列市区前茅。
1979年以后,林秉彝在市、区、县政治教师骨干会,政治教师培训班的讲学、经验报告会共计有17次,听者达5000多人次。陕西、浙江、辽宁、广西、武汉等20多个省市的教学单位与他保持工作联系。1981年,他患病在家休养,依然坚持接待、指导求教者,甚至一些教学研究和高三政治备课组活动也在他家中进行。林秉彝多次参加市教育局组织的政治课教材、形势教育材料、哲学教学参考材料、高考复习资料、部分政治经济学参考书等编写工作,发表《我们怎样开展教研组工作》、《联系实际进行政治经济学教学》等论文,与张正北等合著的《高中政治学科总复习资料(上)》刊登在《中学文科教学》上,与张传心合写的《有的放矢,搞好〈政治经济学常识〉上册总复习》发表在《政治教育》上。是年,林秉彝被评选上海市劳动模范。1985年春节,他虽在病房仍坚持完成应届高三哲学复习纲要的编写。是年6月,林秉彝因病逝世,享年6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