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省地级类
2004/8/11 9:12:29
以全国某些省地级政区名称为专名的道路,绝大多数分布在内环线的内侧地区,少量分布在内环线外侧。这些道路都是所在地区道路网中的主要干道,一般交通繁忙、路侧市容整齐。
九龙路(Jiulong
Lu) 在虹口区南部。南起扬子江路,北至虬江路。长1562米,宽9.0~18.0米。约筑于19世纪中叶,以西人名命名为斐伦路(Fearon
Road)。民国32年(1943年)以香港九龙改今名。沿路为住宅,有工厂。
九江路(Jiujiang
Lu) 在黄浦区中部。东起中山东一路,西至西藏中路。长1553米,宽7.3~18.9米,车行道宽5.70~12.4米。19世纪40年代已有打绳旧路名称,因东端有打绳的工场,英文路名Rope
Walk
Road,曾译作纤道、纤走路。后延筑至今湖北路,改名杭州路。清同治四年(1865年)以江西九江改今名。俗称二马路。沿路东侧为市级机关、企事业单位,西段南侧有人民大舞台及个体户时装店。
大连西路(Dalian
Xilu) 在市区东北部,跨虹口、杨浦两区。东起四平路,西至西江湾路。长2117米,宽30.0~40.0米,车行道宽23.0~30.0米。民国4年(1915年)筑今欧阳路以西路段,名大连湾路。1956年延伸、拓宽至四平路,因位于大连路西,故改名大连西路。沿路为大连、玉田、曲阳等新村,有上海外国语大学、鲁迅公园。
大连路(Dalian
Lu) 在市区东北部,为虹口,杨浦两区界路。南起杨树浦路,北至四平路与大连西路相接。长3110米,宽12.0~34.0米,车行道宽8.4~23.0米。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筑,名大连湾路。民国32年(1943年)以辽宁大连改今名。沿路为工厂、住宅,有和平公园。
山东中路(Shandong
Zhonglu) 在黄浦区中部。南起延安东路,北至南京东路。长693米,宽8.8~10.5米,车行道宽6.1~7.8米。19世纪50年代末筑,名庙街,中段俗称麦家圈,北段称望平街。清末民初因申报、新闻报、时事新报等十余家报馆设此,俗称报馆街。清同治四年(1865年)以山东省名改名山东路。民国35年(1946年)改今名。沿路为住宅,有报社、医院、体育馆等。
山东北路(Shangdong
Beilu) 在黄浦区北部。南起宁波路,北至南苏州路。长203米,宽9.0~9.3米,车行道宽6.7~7.3米。清同治四年(1865年)筑,以山东省名命名山东路。民国32年(1943年)改名北山东路。民国35年改今名。沿路为住宅。
山东南路(Shandong
Nanlu) 在黄浦区南部。北起延安东路,南至人民路。长328米,宽9.1~10.7米,车行道宽5.9~6.3米。清同治二年(1863年)筑,北段称带钩街,南段称北新街,后统称施政路。民国10年(1921年)以法国人名改名麦底安路(Rue
Vincent Mathieu)。民国32年以山东地名改名青城路。民国35年改今名。沿路为住宅。
山西北路(Shanxi
Beilu) 在闸北区东南部。分两段:南段南起北苏州路,北至七浦路;北段南起海宁路,北至天目东路。长900米,宽10.0~12.0米,车行道宽6.0~9.0米。清光绪十三年至二十一年(1887~1895年)筑,因在山西路北,名北山西路。民国35年(1946年)改今名。沿路为住宅,有小商品市场。
山西南路(Shanxi
Nanlu) 在黄浦区中部。南起福州路,北至南苏州路。长729米,宽6.4~16.4米,车行道宽4.7~8.6米。清咸丰十年(1860年)后筑,名老闸路。同治四年(1865年)以山西省名改名山西路。曾有分段名称,今南京东路至天津路,后延伸至南苏州路段称盆汤弄;今南京东路至九江路段称兴让街;今九江路至汉口路段称昼锦里;今汉口路至福州路段称南昼锦里。今北京东路至宁波路段又称源远街。民国35年(1946年)改今名。沿路为住宅,有商店。
山阴路(Shanyin
Lu) 在虹口区中部。南起四川北路,北至祥德路。长651米,宽13.8~15.8米,车行道宽9.8米。清宣统三年(1911年)筑,以工部局总董名命名施高塔路(Scott
Road),一作司考脱路。民国32年(1943年)以浙江绍兴古名改今名。沿路为住宅,大陆新村内有鲁迅故居。
广元路(Guangyuan
Lu) 在徐汇区北部。东起衡山路,西至华山路。长603米,宽15.0~16.2米,车行道宽9.0~9.3米。民国7~10年(1918~1921年)筑,以任中国邮政总办法国人名命名台斯德郎路(Route
Picard Destelan),一作铁士兰路。民国32年以四川广元改今名。沿路为住宅,有商店。
广东路(Guangdong
Lu) 在黄浦区南部。东起中山东一路,西至西藏中路。长1447米,宽9.4~15.7米,车行道宽66~12.8米。是上海开埠前通往黄浦江边四条土路之一。开埠初筑今山东中路至河南中路段,因近县城北门,故名北门路、北门街。后向西延筑,今河南中路至福建中路段,名宝善街;今福建中路至浙江中路段,名东正丰街;清同治元年(1862年)东正丰街向西延伸至西藏中路段,名西正丰街。同治四年全路改名广州路(Canton
Road),后译为广东路。俗称五马路。沿路为住宅,有古玩市场、市工人文化宫。
广西北路(Guangxi
Beilu) 在黄浦区中部。南起延安东路,北至北京东路。长1058米,宽8.0~10.5米,车行道宽5.5~6.8米。清同治元年(1862年)筑,以锡克教堂命名锡(西)克路(Sikh
Road)。同治四年以广西省名改名广西路。民国35年(1946年)改今名。沿路为住宅,有格致中学、上海时装集团公司、第一食品商店股份有限公司、恒源祥绒线公司等。
广西南路(Guangxi
Nanlu) 在黄浦区南部。北起延安东路,南至淮海东路。长415米,宽9.0~10.1米,车行道宽5.6~6.3米。清同治四年(1865年)筑,因位于法商自来火(煤气)公司之西,故名自来火行西街,又名西自来火街、西贡街(Rue
de Saigon)。曾名三姓路。民国32年(1943年)改名桂平路。民国35年以广西省名改今名。沿路为住宅,有商店。
广州路(Guangzhou
Lu) 在杨浦区南部。西起西湖路,东至眉州路。长325米,宽6.5~8.6米。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规划命名科隆布路(Colombo
Road),一作哥伦布路。民国4年(1915年)名光州路,民国32年以广东广州命名为广州路。民国23年筑。沿路为工厂、住宅。
开封路(Kaifeng
Lu) 在闸北区南部。东起甘肃路,西至西藏北路。长292米,宽9.1~11.1米,车行道宽6.5~6.9米。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筑,以河南开封命名。沿路为住宅。
天水路(Tianshui
Lu) 在虹口区中部。东起沙泾港路,西至溧阳路。长431米,宽8.0~13.0米,车行道宽6.0~10.0米。20世纪20年代初筑,名天同路。1964年为避免与天潼路相混,以甘肃地名改今名。沿路为住宅,有商店。
天津路(Tianjin
Lu) 在黄浦区中北部。东起江西中路,西至贵州路。长1045米,宽2.2~12.4米,车行道宽1.8~10.4米。清咸丰元年(1851年)筑,因通抛球场,故名球场弄,又名五柱球弄,俗称后马路。山西南路到福建路段因有天厢戏院,曾俗称天厢弄。同治四年(1865年)改今名。沿路为住宅,有商店。
云南中路(Yunnan
Zhonglu) 在黄浦区中部。南起延安东路,北至南京东路。长741米,宽9.0~9.5米,车行道宽6.4~7.2米。清同治五年(1866年)筑南北两段,19世纪70年代筑通。以云南省名命名。民国35年(1946年)改今名。沿路为住宅,有中共“六大”以后党中央政治局机关旧址。
云南北路(Yunnan
Beilu) 在黄浦区北部。南起宁波路,北至芝罘路。长130米,宽9.5米,车行道宽6.5米。清同治八年(1869年)筑,以云南省名命名北云南路,又称云南路(北段)。民国35年(1946年)改今名。沿路为住宅。
云南南路(Yunnan
Nanlu) 在市区南部。跨黄浦、南市两区。北起延安东路,南至人民路。长616米,宽9.4~20.0米,车行道宽6.5~10.5米。清同治四年(1865年)筑,名八仙桥街、八里桥路。民国32年(1943年)改名永平路。民国35年以云南省名改今名。沿路为住宅,金陵东路以北为“美食街”。
太原路(Taiyuan
Lu) 在徐汇区东北部。北起汾阳路,南至肇嘉浜路。长990米,宽15.0~23.0米,车行道宽9.0~10.0米。民国7~10年(1918~1921年)筑,以旅沪法侨名命名台拉斯脱路(Route
Delastre)。民国32年以山西太原改今名。沿路为住宅。
中州支路(Zhongzhou
Zhilu) 在虹口区南部。东起中州路,西至罗浮路69弄。长约200米,宽8.0米,车行道宽6.0米。约筑于20世纪20年代,因通中州路,故名。沿路为住宅。
中州路(Zhongzhou
Lu) 在虹口区南部。南起武进路,北至虬江路。长300米,宽6.8米,车行道宽4.0~5.0米。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筑北段,以中原地区习称命名中州路,南段命名赫司克[格]而路(Haskell
Road)。民国32年(1943年)南北两段统称中州路。沿路为住宅。
内江路(Neijiang
Lu) 在杨浦区东部。南起杨树浦路,北至控江路。长2184米,宽51.2~18.4米,车行道宽9.0~10.0米。1953~1959年分段筑,以四川内江命名。沿路为住宅,有工厂、学校。
长沙路(Changsha
Lu) 在黄浦区西北部。分两段:北段由新闸路至长沙路51号;南段由长沙路17弄至凤阳路。长338米,宽3.1~12.4米,车行道宽3.1~10.4米。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筑,以湖南长沙命名长沙街。光绪二十六年改今名。沿路为住宅,有工厂和职工大学。
长治路(Changzhi
Lu) 在虹口区南部。西起大名路,东至长治路桥。长422米,宽12.6~25.0米,车行道宽9.0~19.0米。清同治三年(1864年)筑,以美驻沪领事名命名熙华德路(Seward
Road),因地处中虹桥西堍,又称中虹桥西堍。民国32年(1943年)以山西长治改今名。沿路为住宅。
长春支路(Changchun
Zhilu) 在虹口区西南部。东起溧阳路,西至长春路。长70米,宽9.0米,车行道宽6.0米。民国元年(1912年)筑,名吟桂路。1964年因通长春路改今名。沿路为住宅。
长春路(Changchun
Lu) 在虹口区西南部。南起海伦西路,北至四川北路。长664米,宽13.2~13.3米,车行道宽9.2~9.3米。20世纪初填浜筑路,以吉林长春命名。沿路为住宅。
丹东路(Dandong
Lu) 在杨浦区西南路。北起杨树浦路,南至黄浦江。长220米,宽14.6米,车行道宽9.8米。民国14年(1925年)筑,以辽宁安东命名。1965年因安东改名丹东,改今名。南端有客、车轮渡站。
乌鲁木齐中路(Wulumuqi
Zhonglu) 在市区中路,跨徐汇、静安两区。北起华山路,南至淮海中路。长880米,宽15.0~16.0米,车行道宽8.5~9.2米。清宣统三年(1911年)筑,以旅沪法侨名命名麦琪路(Route
Alfread
Magy)。民国32年(1943年)以新疆地名改名中迪化路。民国35年改名迪化中路。1954年随迪化改名乌鲁木齐改今名。沿路为住宅,有华山医院。
乌鲁木齐北路(Wulumuqi
Beilu) 在静安区西南部。北起万航渡路,南至华山路。长1028米,宽12.4~27.1米,车行道宽8.6~14.2米。清宣统三年(1911年)筑,名地丰路(Tifong
Road)。民国32年(1943年)以新疆地名改名迪化路。民国35年改名迪化北路。1954年随迪化改名乌鲁木齐改今名。沿路为住宅,有上海宾馆、华安大厦、区文化馆。
乌鲁木齐南路(Wulumuqi
Nanlu) 在徐汇区东北路。北起淮海中路,南至肇嘉浜路。长1195米,宽15.0~16.0米,车行道宽9.0~10.0米。民国7年至10年(1918~1921年)筑,以法商尼尔洋行职员名命名巨福路(Route
Louis
Dufour)。民国32年以新疆地名改名南迪化路。民国35年改名迪化南路。1954年随迪化改名乌鲁木齐改今名。沿路为住宅,有商店、区体育场。
甘肃路(Gansu
Lu) 在闸北区东南部。南起北苏州路,北至海宁路。长413米,宽8.2~14.8米,车行道宽5.4~9.0米。19世纪末形成土路,名锡金公所路。清光绪二十八路(1902年)改筑,以甘肃省名改今名。沿路为住宅。
本溪路(Benxi
Lu) 在杨浦区中部。东起凤城路,西至鞍山路。长1100米,宽11.4~11.8米,车行道宽6.0~6.6米。1952年筑,以辽宁本溪命名。沿路有凤城、鞍山一村等新村。
石门一路(Shimen 1
Lu) 在静安区东部。南起延安中路,北至南京西路。长786米,宽18.3~19.3米,车行道宽11.0~12.0米。民国3年(1914年)前筑长浜路(今延安中路)至静安寺路(今南京西路),以美国驻上海副领事晏摩氏名命名同孚路(Yates
Road),译名宴芝路、燕子路。民国32年以河南地名改名正阳路。民国35年改名中正北一路。1950年以河北石门(今石家庄旧名)改今名。沿路为住宅,西侧有市中医门诊部。以经营服装鞋帽为特色的商业街。
石门二路(Shimen 2
Lu) 在静安区东部。南起南京西路,北至南苏州路。长876米,宽18.3~46.0米,车行道宽10.2~12.3米。清同治八年(1869年)筑,名卡德路(Carter
Road)。民国32年(1943年)改名嘉定路。民国35年改名中正北二路。1950年以河北石门(今石家庄旧名)改今名。沿路为住宅,有商店。
平凉路(Pingliang
Lu) 在市区东部,跨虹口、杨浦两区。西起临潼路,东至军工路。长5700米,宽20.0~28.6米,车行道宽13.0~14.0米。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筑,西段以印尼雅加达旧名命名巴特维亚路(Batavia
Road),东段以印度地名命名麦特拉司路(Madras
Road),一作马德拉斯路。民国4年(1915年)全路以甘肃平凉改今名。东段是杨浦区商业中心及文化娱乐区。
东川路(Dongchuan
Lu) 在闵行区南部。东起黄浦江边,西至昆阳路。以云南东川命名。1984年筑临沧路至昆阳路段,长1794米,宽30.0米,车行道宽16.0米;1985年筑碧江路至华宁路段,长562米,宽30.0米,车行道宽16.0米;1986年筑淡水河西岸至沪闵路,长1808米,宽40.0米,车行道宽24.0米。沿路有闵行经济技术开发区、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
东长治路(Dongchangzhi
Lu) 在虹口区南部。西起虹口港长治路桥,东至海门路。长1551米,宽18.0~24.0米,车行道宽12.0~13.0米。19世纪60年代筑,因位于熙华德路以东,命名东熙[西]华德路(East
Seward Road)。民国32年(1943年)以山西长治加方位词改今名。路侧多商店。
东嘉兴路(Dongjiaxing
Lu) 在虹口区南部。西起溧阳路,东至辽宁路。长410米,宽12.6~14.0米,车行道宽5.7~8.6米。民国元年(1912年)前筑,因在嘉兴路之东,故名。沿路为住宅,有商店、电影院。
北无锡路(Beiwuxi
Lu) 在黄浦区西北部。东起山西南路,西至石潭弄。长180米,宽3.0~5.9米,车行道宽2.4~4.9米。19世纪60年代筑,名无锡路。民国34年(1945年)改名北无锡路。沿路为住宅。
北京东路(Beijing
Donglu) 在黄浦区北部。东起中山东一路,西至西藏中路。与四川中路、江西中路、河南中路、福建中路、浙江中路等15条道路相交。长1683米,宽21.0~27.1米,车行道宽7.5~19.6米。是开埠初通达黄浦江畔的四条土路之一。清道光二十九年至光绪二年(1849~1876年)分段筑成,因东端设有英国领事总署,初名领事馆路(Consulate
Road),俗称后大马路。同治四年(1865年)改名北京路。民国34年(1945年)改今名。沿路有民用五金、建筑材料、机电设备等70余家专业性商店。东段有上海广播电影电视局和北京东路火车售票处。
北京西路(Beijing
Xilu) 在市区中路,跨黄浦、静安两区。东起西藏中路,西至乌鲁木齐北路。北3502米,宽21.0~27.1米,车行道宽14.0~19.6米。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筑今西藏中路至黄河路一段,名平桥路。清光绪二十五年向西辟筑至今常德路,名爱文义路(Avenue
Road)。民国7年(1918年)平桥路改名爱文义路。民国11年延伸至今万航渡路。民国32年以山西地名更名大同路。民国34年改今名。1988年延伸至乌鲁木齐北路。沿路为住宅,有企事业单位。
四川中路(Sichuan
Zhonglu) 在黄浦区东部。南起延安东路,北至南苏州路。长1270米,宽7.8~21.5米,车行道宽6.7~14.2米。清咸丰五至十年(1855~1860年)筑。因沿街浜上架桥,故名桥街。咸丰十年以江苏省名改名江苏路。同治四年(1865年)以四川省名改名四川路。民国35年(1946年)改今名。沿路有四川大楼、申达大楼、联合大楼、嘉陵大楼、联谊大厦等。
四川北路(Sichuan
Beilu) 在虹口区西南部。南起北苏州路,北至东江湾路、花园路口,与塘沽路、海宁路、虬江路、溧阳路等28条路相交。长3071米,宽13.8~23.0米,车行道宽8.8~15.3米。清光绪三年(1877年)筑南段,因南接四川路,故名北四川路。光绪三十年又自靶子路(今武进路)向北延筑至金家厍(今鲁迅公园)。民国35年(1946年)改今名。为上海市著名商业街,有上海市第七百货商店、虹口食品商场、远东电器商厦、天兴百货商场、叶大昌食品店、珍宝银楼等名特商店,及新凯福大酒店、新亚大酒店、白厦宾馆、香港美发厅、昆山花园路小商品市场等。沿途文化娱乐、教育卫生、邮电通信单位也较多。
四川南路(Sichuan
Nanlu) 在黄浦区东南部。北起延安东路,南至人民路。长368米,宽12.0~20.0米,车行道宽7.0~9.2米。清咸丰十年(1860年)筑,今金陵东路至延安东路一段以法国侵华头目名命名孟斗班路(Rue
Montauban)。天主教堂“若瑟堂”建成后,今新永安路至延安东路段名天主堂街。南段因通新北门,又称新北门大街。民国32年(1943年)改名天台路。民国35年以四川省名改今名。沿路为住宅,有商店。
四平路(Siping
Lu) 在市区东北部,跨虹口、杨浦两区。南起溧阳路,北至五角场。长4970米,宽34.0~37.0米,车行道宽26.0米。民国19~21年(1930~1932年)筑,因连接引翔乡、闸北,名翔闸路。民国20年以辛亥革命党人、上海都督陈其美改名其美路,日伪时期曾名松进通、维新路,民国34年复称其美路,1950年以吉林四平改今名。沿路有同济大学、宾馆、商店。
乐山支路(Leshan
Zhilu) 在徐汇区西北部。东起乐山路,西至秀山路。长170米,宽10.0米,车行道宽10.0米。1991年筑,以四川乐山命名。
乐山路(Leshan
Lu) 在徐汇区西北部。东西两端均起迄于虹桥路。长490米,宽10.0米,车行道宽10.0米。1991年筑,以四川乐山命名。沿路为住宅、工厂。
包头路(Baotou
Lu) 在杨浦区北部。南起民星路,北至殷行路。长1858米,宽15.2米,车行道宽14.6米。1986~1989年筑,以内蒙古包头命名。沿路为多层、高层住宅。
兰州路(Lanzhou
Lu) 在杨浦区西南部。南起黄浦江边,北至长阳路。长1500米,宽5.2~19.2米,车行道宽5.2~11.0米。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筑,以上海海关税务司英人名兰路(Lay
Road)。民国32年(1943年)以甘肃兰州改今名。沿路为住宅,有工厂。
汉口路(Hankou
Lu) 在黄浦区中部。东起中山东一路,西至西藏中路。长1593米,宽6.7~17.0米,车行道宽4.5~11.5米。是开埠前通往黄浦江边的四条土路之一。开埠后筑外滩至河南中路段,因靠近江海北关,故名海关路。清同治四年(1865年)以湖北地名改名汉口路。俗称三马路。沿路为住宅,东段有市卫生局、市规划局、解放日报社、区体育馆,西端有沐恩堂。
汉中路(Hanzhong
Lu) 在闸北区南部。东起华盛路,西至光复路。长688米,宽3.5~16.9米,车行道宽2.5~10.5米。民国元年(1912年)筑,名南梅园。民国5年以陕西汉中改今名。沿路为住宅。
宁波路(Ningbo
Lu) 在黄浦区北部。东起四川中路,西至六合路。长1226米,宽7.0~14.7米,车行道宽5.7~11.2米。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筑今福建中路至浙江中路段,名中旺街。19世纪50年代筑今四川中路至石潭弄段,名教会大道,又称宽克路(Kirks
Avenue);筑今浙江中路以西路段,名爱尔白纳路(Albany
Road)。同治四年(1865年)筑通全路,以浙江宁波改今名,俗称后马路。东段为市级公司、批发部等,河南中路东首建有多层住宅。
辽宁路(Liaoning
Lu) 在虹口区南部。南起溧阳路,北至海伦路。长580米,宽5.4~12.0米,车行道宽5.0~8.6米。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筑,命名墨克登路。民国19年(1930年)改名奉天路。1954年以辽宁省名改今名。沿路为住宅。
辽阳路(Liaoyang
Lu) 在杨浦区西部。南起惠民路,北至周家嘴路。长950米,宽15.0~15.4米,车行道宽9.6~10.0米。民国6年(1917年)始筑,以辽宁辽阳命名。沿路为住宅,有工厂。
辽源东路(Liaoyuan
Donglu) 在杨浦区中部。西起新开河,东至隆昌路。长504米,宽13.2~17.8米,车行道宽7.0米。1958年填张家浜筑路,以吉林辽源命名。沿路为双阳、友谊新村,有杨浦公园。
辽源西路(Liaoyuan
Xilu) 在杨浦区西部。东起许昌路,西至大连路。长797米,宽13.2~17.8米,车行道宽7.0米。1957年填江新浜、池家浜筑路,以吉林辽源命名。沿路为辽源新村,有工厂。
台湾路(Taiwan
Lu) 在黄浦区中部。东起五福弄,西至福建中路。长135米,宽6.1~7.8米,车行道宽3.7~6.0米。19世纪60年代初筑,清同治四年(1865年)以台湾命名。沿路为住宅。
吉安路(Ji'an
Lu) 在卢湾区东北部。北起崇德路,南至肇周路。长630米,宽12.0~12.2米,车行道宽7.4米。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筑,名梅林山路。光绪三十二年以法公董局董事名改名茄勒路(Rue
Galle)。民国32年(1943年)以江西吉安改今名。沿路为住宅。
吉林路(Jilin
Lu) 在杨浦区西南部。西起通北路,东至许昌路。长273米,宽12.7米,车行道宽8.5米。清光绪三十四年至民国2年(1908~1913年)间筑,以吉林省名命名。沿路为住宅。
杨州路(Yangzhou
Lu) 在杨浦区西南部。西起通北路,东至齐齐哈尔路。长733米,宽7.5~12.2米,车行道宽7.0~9.0米。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上海全图》为拟筑路线。民国6~16年(1917~1927年)筑,以江苏扬州命名。沿路为住宅,有工厂、商店、农贸市场。
西安路(Xi,an
Lu) 在虹口区南部。东起唐山路,西至东汉阳路。长616米,宽13.0~17.0米,车行道宽6.6~12.0米。约19世纪末填浜筑路,以陕西西安命名。沿路为住宅、工厂,有集市贸易市场。
西和田路(Xihetian
Lu) 在闸北区中部。南起中山北路,北至洛川东路。长767米,宽12.0~19.2米,车行道宽6.5~9.0米。1984年将和田路中段,即今路段加方位词改称今名。沿路为住宅,有工厂。
西康路(Xikang
Lu) 在市区中部,跨普陀、静安两区。南起南京西路,北至吴淞江西康路桥。长2811米,宽11.5~17.0米,车行道宽6.0~10.0米。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筑,以渡口名命名小沙渡路(Ferry
Road)。民国32年(1943年)以原西康省名改今名。沿路为住宅、工厂。有静安区中心医院、静安体育馆等。
西藏中路(Xizang
Zhonglu) 在黄浦区西部。南起延安东路,北至南苏州路。与武胜路、汉口路、南京东路、北京东路、新闸路等18条道路相交。长1422米,宽20.5~58.0米,车行道宽16.0~38.0米。此路路基主要是泥城浜。清同治四年(1865年)浜东小路命名为西藏路,俗称西外滩。民国元年(1912年)填泥城浜筑完全路。民国25年以宁波籍巨商名改名虞洽卿路。民国32年复名西藏路。民国34年改今名。沿路多商店,有人民公园、人民广场、市工人文化宫。在延安东路、福州路、南京东路等路口架有人行天桥。
西藏北路(Xizang
Beilu) 在闸北区东南部。南起北苏州路、光复路,北至天目中路。长720米,宽30.1~41.7米,车行道宽22.1米。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辟南段,名史其脱路。后向北延筑,因南接西藏路,改名北西藏路。民国34年(1945年)改今名。沿路为住宅,有商店。
西藏南路(Xizang
Nanlu) 在市区南部,跨黄浦、卢湾、南市3区。北起延安东路,南至高雄路。长3500米,宽25.0~32.8米,车行道宽14.5~22.0米。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始填周泾筑路,以法国第一任驻沪领事名命名敏体尼荫路(Boulevard
de
Montigny)。民国32年(1943年)改名宁夏路。民国34年改今名。1995年西林路、三门峡路、新肇周路并入此路。沿路为住宅、有商店。
成都北路(Chengdu
Beilu) 在市区中部,为静安、黄浦两区界路。北起南苏州路,南至延安中路。长2023米,宽7.4~18.4米,车行道宽5.8~13.4米。北段(今南苏州路至凤阳路)原名以该处庙名命名大王庙路。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以四川地名改名成都路。民国3年至6年(1914~1917年)向南延伸,改名北成都路。民国35年改今名。1994年延安中路至大沽路段改名老成都北路。沿路为住宅,有工厂。
成都南路(Chengdu
Nanlu) 在卢湾区北部。北起延安中路,南至淮海中路。长354米,宽12.4~14.0米,车行道宽9.3米。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筑,民国4年(1915年)以法租界巡长名命名贝 鏖路(Rue
des Lieutenant
Petiot)。民国32年(1943年)以四川成都改名南成都路。民国35年改今名。沿路为住宅,有商店、农贸市场。
延平路(Yanping
Lu) 在静安区西北部。南起延平路一号,北至余姚路。长882米,宽14.9~16.1米,车行道宽9.9~10.1米。民国12年(1923年)筹建,以福建南平旧名命名延平路。民国25年前筑。沿路为住宅。
延吉中路(Yanji
Zhonglu) 在杨浦区中部。东起隆昌路,西至黄兴路。长1203米,宽12.2~20.2米,车行道宽6.0~14.0米。1952年筑,以吉林延吉命名。沿路为住宅。
延吉东路(Yanji
Donglu) 在杨浦区东部。北起松花江路,折西至隆昌路。长1755米,宽20.3~24.2米,车行道宽14.0米。1952年筑,以吉林延吉命名。沿路为住宅。
延吉西路(Yanji
Xilu) 在杨浦区中部。东起黄兴路,西至江浦路。长689米,宽20.8~22.2米,车行道宽6.3米。1952年筑,以吉林延吉命名。沿路为住宅。
延安中路(Yan,an
Zhonglu) 在市区中部,跨黄浦、静安、卢湾3区。东起金陵西路接延安东路,西至华山路接延安西路。长2300米,宽21.4~48.1米,车行道宽14.0~35.5米。其中陕西北路至老成都北路段为静安区与卢湾区界路。清宣统二年(1910年)筑成都路至徐家汇路(今华山路)段,名长浜路,因填北长浜而得名。为当时公共租界与法租界的界路。民国3~5年(1914~1916年)续填长浜扩路。民国9年以法国陆军上将名改名福煦路(Avenue
Foch)。民国32年以河南地名改名洛阳路。民国34年以蒋介石名改名中正中路。1950年以陕西地名改今名。沿路为住宅、商店,有上海展览中心、儿童艺术剧场、民航售票处、旅行社、瑞金剧场等。
延安东路(Yan,an
Donglu) 在黄浦区南部。东起中山东一路与中山东二路衔接处,西至金陵西路。长2620米,宽27.4~63.0米,车行道宽17.0~50.5米。东段原为黄浦江支流洋泾浜,系英法租界的界河。浜北沿河名洋泾浜滩路,后改名松江路;浜南沿河为孔子路。西段部分路段原为北长浜。民国4年(1915年)填洋泾浜、北长浜筑路,以英国国王爱德华七世命名爱多亚路(Avenue
Edward
Ⅶ)。民国32年改名大上海路。民国34年以蒋介石名改名中正东路。1950年以陕西延安改今名。沿路东段多市级企事业单位,有联谊大厦、大世界游乐中心以及延安东路外滩天桥、大世界天桥、福建中路天桥、山东南路天桥、延安东路越江隧道西出口。
延安西路(Yan,an
Xilu) 在市区西部,跨静安、长宁两区。东起华山路,西至虹桥路、古北路交会处。长4950米,宽18.2~52.6米,车行道宽11.0~44.3米。清宣统二年(1910年)填浜筑路,名长浜路。民国11年(1922年)向西延伸至霍必兰路(今古北路),名大西路。民国32年改名长安路。民国34年以蒋介石名改名中正西路。1950年以陕西地名改今名。沿路为住宅、工厂,有国际贵都大酒店、上海市少年宫、华东医院、中国纺织大学等。
伊犁路(Yili
Lu) 在长宁区南部。南起虹桥路,北至延安西路。长705米,宽17.5米,车行道宽10.5米。民国14年(1925年)筑,以清宣统三年至民国元年(1911~1912年)英国驻上海总领事名命名法磊斯路(Fraser
Road),又名番山路。民国32年以新疆伊犁改今名。沿路为住宅,有上海市园林学校、虹桥宾馆。
舟山路(Zhoushan
Lu) 在虹口区东南部。南起霍山路,北至岳州路。长1043米,宽10.0~12.8米,车行道宽5.5~8.8米。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前筑,以浙江舟山命名。沿路为住宅,有商店、农贸市场、卫生教育、妇幼保健等机构。
合肥路(Hefei
Lu) 在卢湾区中部。东起肇周路,西至重庆南路。长1004米,宽11.7~13.5米,车行道宽7.0~7.5米。民国5年(1916年)筑东段至黄陂南路,以徐家汇天文台命名天文台路。民国11年筑西段。民国16年以天文台台长劳勋命名劳神父路(Rue
du Pere Froc)。民国32年以安徽合肥改今名。沿路为住宅。
齐齐哈尔路(Qiqiha,er
Lu) 在杨浦区西南部。南起杨树浦路,北至蒋家浜小街。长1675米,宽10.0~13.3米,车行道宽7.2~8.6米。民国2年(1913年)筑,以黑龙江地名命名齐齐哈尔路。沿路为工厂、住宅,有贸易市场。
江西中路(Jiangxi
Zhouglu) 在黄浦区东部。南起延安东路,北至南苏州路。长1285米,宽7.8~21.5米,车行道宽6.3~16.5米。清咸丰五年(1855年)筑,名教会路,又名教堂街(Church
Street)。清同治四年(1865年)以江西省名命名江西路。民国35年(1946年)改今名。20世纪初,路两侧开设了三十多家银行,有“银行街”之称。有福州大楼、新城大楼、美伦大楼、上海大楼等十余幢大厦。
江西北路(Jiangxi
Beilu) 在虹口区南部。南起北苏州路,北至武进路。长866米,宽9.0~12.3米,车行道宽6.2~9.3米。清光绪六年(1880年)筑,因位于江西路北,命名为北江西路。民国35年(1946年)改今名。沿路为住宅。
江西南路(Jiangxi
Nanlu) 在黄浦区南部。南起人民路,北至延安东路。长294米,宽12.1~12.5米,车行道宽8.5米。清同治元年(1862年)筑,名吉祥街。同治十一年以法国外交官珀蒂特维尔改名珀蒂路(Rue
Petit)。民国32年(1943年)以江西地名改名定南路。民国35年因北接江西路改今名。沿路为住宅。
江苏北路(Jiangsu
Beilu) 在长宁区东北部。南起长宁路,北至曹杨路桥。长580米,宽18.8~24.0米,车行道宽14.0米。1980年筑,因位于江苏路北端,故名。沿路为住宅,有工厂。
江苏路(Jiangsu
Lu) 在市区西部,跨长宁、静安两区。北起长宁路,南至华山路。长1649米,宽32.0~35.0米,车行道宽6.4~16.0米。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工部局越界筑路,以英国爱丁堡公爵名命名忆定盘路(Edinburgh
Road)。民国32年(1943年)以江苏省名改今名。沿路多西班牙式庭院住宅及花园式别墅,有商店、市三女中。
汕头路(Shanton
Lu) 在黄浦区中部。东起广西北路,西至西藏中路。长205米,宽9.0米,车行道宽6.0~7.0米。清同治五年(1866年)筑,以广东汕头命名。沿路为住宅。
安庆东路(Anqing
Donglu) 在虹口区西南部。东起武进路435弄,西至江西北路。长90米,宽10.0米,车行道宽8.0米。20世纪20年代筑,名爱而近路(Elgin
Road)。民国32年(1943年)以安徽安庆改名,1953年加方位词改今名。沿路为住宅。
安庆路(Anqing
Lu) 在闸北区东南部。东起河南北路,西至浙江北路。长494米,宽12.2~13.5米,车行道宽6.0~7.0米。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筑,以英国外交官名命名爱而近路(Elgin
Road)。民国32年(1943年)以安徽安庆改今名。沿路为住宅,有商店。
安顺路(Anshun
Lu) 在长宁区中部。东起沪杭铁路,西至伊犁路。长1100米,宽20.0~24.0米,车行道宽12.0米。1985~1986年筑,以贵州安顺命名。沿路为住宅。
许昌路(Xuchang
Lu) 在杨浦区西部。南起黄浦江,北至控江路。长2679米,宽9.2~18.0米,车行道宽6.2~10.1米。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分段筑,以华盛纺织总局命名华盛路(Whashing
Road)。民国32年(1943年)以河南许昌改今名。沿路为住宅,有工厂。
抚顺路(Fushun
Lu) 在杨浦区西部。东起江浦路,西至苏家屯路。长960米,宽10.9~15.3米,车行道宽6.2~9.1米。1953年筑,以辽宁抚顺命名。西段有4.8~6.8米宽的绿化地带,近江浦路两侧为兰州苗圃。沿路为住宅,有工厂。
赤峰路(Chifeng
Lu) 在市区东北部,跨杨浦、虹口两区。东起四平路,西至中山北一路。长2140米,宽25.0米,车行道宽7.0~14.0米。1954年筑四平路至北沙泾港一段,1981年向西延伸。以内蒙古赤峰命名。沿路为工厂,有商店,东段为同济大学,西段有玉田、曲阳新村。
邯郸路(Handan
Lu) 在市区东北部,西段为虹口、杨浦两区界路。西起逸仙路,东至五角场。长2640米,宽34.2~40.0米,车行道宽24.6~30.2米。民国11年(1922年)筑,取引翔、殷行两乡各一字命名翔殷路。民国18年改名翔殷西路。民国26年侵华日军改名明治通。日伪时改名协和路。民国35年复名翔殷路。民国36年以美国空军中国战区参谋长名改名魏德迈路(Wedemeyer
Road)。1950年以河北邯郸改今名。沿路为住宅、工厂,有复旦大学等。
芜湖路(Wuhu
Lu) 在黄浦区南部。东起山东中路,西至福建中路。长224米,宽4.1米,车行道宽3.5米。约于19世纪70年代筑,名上麟街。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以安徽地名改名芜湖路。民国32年(1943年)改名芜湖街。民国35年恢复今名。沿路为住宅。
连云路(Lianyun
Lu) 在黄浦区西南部。北起延安东路,南至金陵西路。长225米,宽20.0~21.3米,车行道宽11.5~12.2米。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筑,以菲律宾地名命名吕宋路(Luzon
Road)。民国32年(1943年)以江苏连云港改今名。沿路为住宅,有商店。
牡丹江路(Mudanjiang
Lu) 在宝山区陆境东部。南起淞滨路,北至宝钢护厂河。长5530米,宽19.0~29.0米,车行道宽14.0~16.0米。1980年筑,名东二路。1981年以黑龙江地名改今名。为宝山区主要商业街,有长江口商城、吴淞中心医院等。
沙市一路(Shashi 1
Lu) 在黄浦区东部。北起南京东路,南至九江路。长133米,宽10.8~13.1米,车行道宽7.2~10.2米。民国10年(1921年)筑,名中央路。1953年以湖北沙市改今名。沿路有中央商场、沙市路小吃街。
沙市二路(Shashi 2
Lu) 在黄浦区东部。东起四川中路,西至江西中路。长137米,宽10.1~12.4米,车行道宽6.5~9.1米。民国10年(1921年)筑,名新康路、新庚路(Edward
Ezra Road)。1953年以湖北沙市改今名。沿路为中央商场。
沈阳路(Shenyang
Lu) 在杨浦区南部。西起杨树浦港,东至宁国路。长649米,宽12.2~14.3米,车行道宽7.0~10.5米。民国12年(1923年)筑,名朝阳路。因与曹杨路谐音,1952年以辽宁沈阳改今名。沿路多工厂。
青岛路(Qingdai
Lu) 在黄浦区西北部。东起黄河路,西至新昌路。长183米,宽9.2米,车行道宽6.1米。19世纪初筑,民国3年(1914年)以山东青岛命名。沿路为住宅。
青海路(Qinghai
Lu) 在静安区东部。北起南京西路,南至青海路105弄。长237米,宽12.4~12.5米,车行道宽8.3~8.5米。民国3年(1914年)筑,民国11年英文版《上海市地图》注记为青海路。沿路为住宅,有商店、服装贸易市场。
武昌路(Wuchang
Lu) 在虹口区西南部。东起黄浦路,西至江西北路。长987米,宽8.0~11.2米,车行道宽6.0~9.2米。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后填浜筑路,四川北路以东名东武昌路,以西名西武昌路。光绪八年(1882年)发电厂电光公司设在乍浦路口东南角,俗称自来火街。又因聚居广东人,俗称广东街。后以湖北武昌改今名。沿路为住宅,多仓库。
武威路(Wuwei
Lu) 在普陀区西北部。东起祁连山路,西至桃乐路,为桃浦工业区内干道之一。长2600米,宽9.0~18.0米,车行道宽7.0~15.0米。1954年筑,以甘肃武威命名东武威路、西武威路。1996年两路统称武威路。沿路为新村住宅,有工厂、仓库、农田。
茂名北路(Maoming
Beilu) 在静安区东南部。南起延安中路,北至南京西路。长574米,宽12.3~14.6米,车行道宽8.6~9.3米。清宣统二年至民国6年(1910~1917年)筑,名慕尔鸣路(Moulmein
Road)。民国32年以广东地名改名茂名路。民国35年改今名。沿路为住宅。
茂名南路(Maoming
Nanlu) 在卢湾区西北部。北起延安中路,南至永嘉路。长1275米,宽11.0~24.4米,车行道宽6.0~14.2米。民国8年(1919年)筑,以比利时主教名命名迈尔西爱路(Route
Cardinal
Mercier)。民国32年以广西地名改名桂林路。民国35年以广东茂名改今名。沿路为住宅,有锦江宾馆、兰心电影院等。
杭州路(Hangzhou
Lu) 在杨浦区南部。西起杨树浦港,东至隆昌路。长1776米,宽6.0~19.1米,车行道宽6.0~10.6米。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填浜筑路,名加尔各答路(Calcutta
Road)。民国4年(1915年)改名黑龙路,或作呼伦路、胡伦路。民国32年改今名。1958年填浜筑宁武路以西路段。沿路为住宅,有工厂、区中心医院。
昆明路(Kunming
Lu) 在市区东北部,跨杨浦、虹口两区。西起唐山路,东至杨树浦港。长2499米,宽15.0~16.0米,车行道宽9.9~11.0米。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填薛家浜筑路,名西薛家浜路、东薛家浜路,后以云南昆明改今名。沿路为工厂、住宅。
和田路(Hetian
Lu) 在闸北区南部。南起虬江路,北至俞泾港路。长1760米,宽12.4~22.5米,车行道宽8.6~13.0米。民国3年(1914年)由宝山县旧县道改筑,因附近有宋公园(今闸北公园),故名宋公园路。1950年以新疆地名改名和阗路。1959年因和阗县易名和田县,故改今名。沿路为住宅,有工厂。
佳木斯路(Jiamusi
Lu) 在杨浦区东北部。东起军工路,西至营口路。长1351米,宽11.2米,车行道宽7.3米。民国14年(1925年)筑,名观音堂路。1964年以黑龙江佳木斯改今名。沿路为住宅,有工厂。
岳州路(Yuezhou
Lu) 在虹口区南部。西起通州路,折东北至高压容器厂附近。长1030米,宽5.7~16.0米,车行道宽5.7~10.0米。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筑,以湖南岳阳古称命名。沿路为住宅,有工厂。
岳阳路(Yueyang
Lu) 在徐汇区东北部。北起桃江路,南至肇嘉浜路。长947米,宽15.0米,车行道宽7.0~8.0米。民国元年(1912年)筑,以法公董局董事名命名祁齐路(Route
Ghisi)。民国32年以湖南岳阳改今名。沿路为住宅,有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中国画院、生物研究所等。北端三角花园内有普希金纪念碑。
阜新路(Fuxin
Lu) 在杨浦区西部。东北起彰武路,西南至大连路。长1100米,宽15.2~16.4米,车行道宽9.0~9.3米。1952年筑,以辽宁阜新命名。沿路为住宅,有农贸市场。
金华路(Jinhua
Lu) 在黄浦区中部。北起九江路,南至南京东路。长120米,宽9.0~9.5米,车行道宽6.8米。19世纪60年代初筑,名英华街。民国32年(1943年)以浙江金华改今名。沿路为住宅,有商店。
金陵中路(Jinling
Zhonglu) 在市区中部,为黄浦、卢湾两区界路。东起西藏南路,西至黄陂南路。长634米,宽11.3~24.6米,车行道宽10.2~16.4米。清同治四年(1865年)填浜筑今西藏南路至龙门路一段,为公馆马路西段。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向西延伸,以法国驻沪总领事名改名巨籁达路(Rue
Ratard)。民国2年(1913年)以法驻沪总领事名改名恺自迩路(Rue
Kraetzer)。民国32年以浙江临安改名临安路。民国35年以南京古称改今名。沿路多商店。
金陵东路(Jinling
Donglu) 在黄浦区南部。东起中山东二路,西至西藏中路接金陵中路,与四川南路、江西南路、河南南路、福建南路、浙江南路、云南南路等13条路相交。长1402米,宽15.0~23.2米,车行道宽9.5~14.6米。清咸丰十年(1860年)始筑,因法国领事馆设此,故名领事馆路(Rue
du
Consulate),中文译为公馆马路,俗称法大马路。民国32年(1943年)以南京古称改名金陵路。民国35年改今名。沿路为住宅,多专业特色商店,东端有上海港售票大楼。
金陵西路(Jinling
Xilu) 在市区中部,为黄浦、卢湾两区界路。东起黄陂南路,西至延安中路。长606米,宽18.3~28.5米,车行道宽11.1~19.4米。清同治四年(1865年)筑,名大西路。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东段(今黄陂南路至重庆中路)以法国驻沪总领事名改称巨籁达路(Rue
Ratard)。民国3年(1914年),东段以英王爱德华七世改名爱多亚路(Avenue Edward Ⅶ)。民国20年以法国陆军上将名改称福煦路(Avenue
Foch)。民国32年以河南地名改名洛阳路。民国35年以南京市古称改今名。沿路为住宅,多商店。
河南中路(Henan
Zhonglu) 在黄浦区东部。南起延安东路,北至南苏州路。长1233米,宽9.4~18.5米,车行道宽6.6~12.5米。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筑洋泾浜至今南京东路段,是英租界的西界,故名界路(Barrier
Street)。道光二十八年延筑至今南苏州路。同治四年(1865年)工部局以河南省名命名河南路。民国35年(1946年)改今名。沿路为住宅,有商店、五洲大楼、南京大楼、国华大楼、丽华公司、亨达利钟表店等。
河南北路(Henan
Beilu) 在市区中部,为闸北、虹口两区界路。南起北苏州路,北至天目中路。长978米,宽20.0~32.0米,车行道宽14.0~24.0米。清同治十三年至光绪十九年(1874~1893年)筑,因在河南路(今河南中路)北端,故名北河南路。光绪二年英商在此铺设铁路,俗称铁马路。民国35年(1946年)改今名。沿路为住宅,有商店。
河南南路(Henan
Nanlu) 在市区东南部,跨南市、黄浦两区。北起延安东路,南至江阴街。长1842米,宽15.0~20.8米,车行道宽11.9~12.3米。清咸丰元年(1851年)筑北段,因位于北门外,名老北门街、老北门内大街,曾名三茅阁桥大街、白漾三弄、杨家桥弄、南康家弄。法人称帝皇路、帝国路。同治四年(1865年)改名北门路。同治十一年以法国海军军官名命名卜罗德路(Rue
Protet)。民国32年(1943年)改名长白路。民国35年改今名。1956年向南拓宽晏海路、西仓横路等路,并入河南南路。沿路多商店。
宝庆路(Baoqing
Lu) 在徐汇区东北部。北起淮海中路,南至桃江路。长323米,宽21.1~22.1米,车行道宽13.0米。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筑,以法国远东舰队司令名命名宝建路(Route
Pottier)。民国32年(1943年)以湖南邵阳旧名宝庆改今名。沿路为住宅,有医院。
定西路(Dingxi
Lu) 在长宁区东部。南起安顺路,北至愚园路。长2000米,宽12.3~20.4米,车行道宽9.1~14.2米。1958年筑,以甘肃定西命名。沿路为住宅、工厂,有商店、农贸市场。
宜昌路(Yichang
Lu) 在普陀区东南部。东起西苏州路,西至吴淞江东岸。长1108米,宽11.5~12.5米,车行道宽8.5~9.0米。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工部局地图上已标有此路,以湖北宜昌命名。沿路为住宅,有工厂。
陕西北路(Shanxi
Beilu) 在市区中部,跨静安、普陀两区。分为不相连三段:延安中路至昌平路;安远路至长寿路;普陀路至宜昌路。长2460米,宽9.2~18.2米,车行道宽6.0~11.3米。民国3年(1914年)已有今延安中路至康定路段,新闸路以南路段,以英国东亚舰队总司令名命名西摩路(Seymour
Road);新闸路以北路段,以上海钱庄老板名命名李诵清堂路。民国32年全路以安徽地名改名祁门路。民国35年以陕西省名改今名。沿路为住宅,有商店、市级机关、市第二工业大学、怀恩堂等。
陕西南路(Shanxi
Nanlu) 在市区中部,跨静安、卢湾、徐汇3区。北起延安中路,南至肇嘉浜路。长2360米,宽15.0~19.7米,车行道宽8.9~12.5米。清宣统三年(1911年)筑,以德国医生名命名宝隆路(Avenue
Paulun)。民国4年(1915年)以比利时国王名改名亚尔培路(Avenue du Roi
Albert)。民国32年以陕西地名改名咸阳路。民国35年以陕西省名改今名。沿路为住宅,有共青团上海市委机关。
绍兴路(Shaoxing
Lu) 在卢湾区西部。东起瑞金二路,西至陕西南路。长480米,宽12.3~18.5米,车行道宽7.5米。民国15年(1926年)筑,以意大利国王名命名爱麦虞限路(Route
Victor Emmanuel Ⅲ)。民国32年以浙江绍兴改今名。沿路为住宅,多出版单位。
荆州路(Jingzhou
Lu) 在杨浦区西南部。南起惠民路,北至唐山路。长668米,宽11.8~12.7米,车行道宽8.6~9.0米。民国16年(1927年)筑,以湖北荆州命名。沿路为住宅,有工厂、办公大楼、学校等。
南无锡路(Nanwuxi
Lu) 在黄浦区西北部。东起宁波路312弄,西至南无锡路164号。长315米,宽2.2~4.1米,车行道宽2.2~4.1米。20世纪初筑,名无锡路。民国34年(1945年)改名南无锡路。沿路为住宅。
南阳路(Nanyang
Lu) 在静安区中部。东起陕西北路,西至铜仁路。长472米,宽10.0~15.4米,车行道宽8.5~8.6米。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筑,名南洋路。民国12年(1923年)以河南南阳改今名。沿路为住宅,有农贸市场、静安体育馆。
南昌路(Nanchang
Lu) 在市区中部,跨卢湾、徐汇两区。东起重庆南路,西至襄阳南路。长1690米,宽14.0~15.0米,车行道宽9.0米。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筑,名军官路(Rue
des Officies)。民国9年(1920年)以法国军官名改名陶而斐司路(Route
Dollfus)。西段(雁荡路至瑞金二路以西)于民国元年(1912年)以法国飞行员名命名环龙路(Route
Vallon)。民国32年全路以江西南昌改今名。沿路为住宅,东段有科学会堂、复兴公园。
南京东路(Nanjing
Donglu) 在黄浦区中部。东起中山东一路,西至西藏中路。与四川中路、河南中路、浙江中路等18条道路相交。长1599米,宽16.0~29.4米,车行道宽10.4~18.3米。清咸丰元年(1851年)筑外滩至今河南中路一段,因通老花园(俗称抛球场),命名花园弄(Garden
Lane),又称派克弄(Park
Lane)。俗称大马路、英大马路,曾名马路。咸丰四年(1854年)、同治元年(1862年)分段延筑并拓宽至今浙江中路和西藏中路。同治四年改名南京路。民国34年(1945年)改今名。向来有“中华商业第一街”之称。沿路有上海第一百货商店、华联商厦、上海第一食品商店、上海时装公司等著名公司,还有协大祥、老介福、亨达利、恒源祥、张小泉等名特商店。近年来,经过改造建设,出现了电子商厦、宝大祥商厦、东海商都等一批具有现代建筑风格、商场设施先进,融购物、娱乐、美食于一体的综合性大店。每日客流量达130万人次,为上海最繁华的路段。民国14年著名的“五卅”惨案发生在今大光明钟表店门前,1977年市政府公布为市级纪念地点。
南京西路(Nanjing
Xilu) 在市区中部,跨黄浦、静安两区。东接南京东路,西接延安西路,与成都北路、石门一路、陕西北路、华山路、乌鲁木齐北路等17条路相交。长3866米,宽16.0~66.5米,车行道宽12.9~20.5米。清同治元年(1862年)筑今西藏中路至华山路一段,名静安寺路。又称涌泉路(Bubbling
Well
Road),以静安古寺前涌泉浜得名。民国10年(1921年)延筑至大西路(今延安西路)。民国34年改名南京西路。为繁荣商业街之一,有上海商城、上海展览中心、锦沧文华大酒店、国际饭店、金门饭店、静安寺、上海电视台、上海杂技场、新世界城、上海精品商厦等。
柳州路(Liuzhou
Lu) 在徐汇区西南部。分两段:南段南起沪闵路,北至冠生园路;北段南起康健路,北至宜山路。长1680米,宽18.0~30.0米,车行道宽12.0~22.0米。1985~1987年筑,以广西柳州命名。沿路有康健、田林新村和田林宾馆。
威海路(Weihai
Lu) 在市区中部,跨黄浦、静安两区。东起黄陂北路,西至延安中路。长1735米,宽16.5~25.6米,车行道宽10.0~14.1米。民国2年(1913年)筑,以山东地名命名威海卫路。1966年因威海卫改名威海,故改今名。沿路为住宅,是汽车、摩托车、拖拉机等配件的特色街。
临汾路(Linfen
Lu) 在闸北区北部。东起阳泉路,西至三泉路。长1745米,宽15.0~24.0米,车行道宽12.0米。1982年始筑,以山西临汾命名。沿路为彭浦新村住宅,有工厂、商店。
贵州路(Guizhou
Lu) 在黄浦区中部。南起九江路,北至厦门路。长612米,宽9.1~15.3米,车行道宽6.5~11.2米。清同治五年(1866年)筑,以贵州省名命名。沿路为住宅,有商店、黄浦剧场。
贵阳路(Guiyang
Lu) 在杨浦区东南部。南起杨树浦路,北至河间路。长890米,宽8.0~14.0米,车行道宽5.0~11.0米。清宣统三年(1911年)规划命名康朴尔路(Cawnpore
Road)。民国17年(1928年)始筑,名桂阳路。民国32年以贵州贵阳改今名。沿路为住宅,有工厂。
哈尔滨路(Ha,erbin
Lu) 在虹口区南部。南起吴淞路,北至海伦路。长400米,宽8.6~10.0米,车行道宽6.6米。民国2年(1913年)筑,以外籍人名命名汤恩路(Thorne
Road)。民国32年以黑龙江哈尔滨改今名。沿路为住宅。
哈密路(Hami
Lu) 在长宁区西部。北起长宁路,南至虹桥路。长3653米,宽10.0~14.0米,车行道宽6.0~10.0米。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工部局越界筑路,命名罗别根路(Rubicon
Road),一作罗白康路,民国32年以新疆哈密改今名。沿路为工厂、住宅,有公安高级专科学校、空军上海第三医院。
钦州南路(Qinzhou
Nanlu) 在徐汇区西南部。东起柳州路,西至虹漕南路。长615米,宽30.0米,车行道宽22.0米。1988年筑,因在钦州路南,故名。
钦州路(Qinzhou
Lu) 在徐汇区西南部。南起漕宝路,北至宜山路。长1417米,宽16.0米,车行道宽9.0米。民国17年(1928年)筑南段,以少年教养所得名弼教路。后改名习勤路。1980年以广西钦州改今名。沿路为住宅。
香港路(Xianggang
Lu) 在黄浦区东北部。东起圆明园路,西至江西中路。长310米,宽9.1~10.0米,车行道宽6.6~7.5米。19世纪50年代筑虎丘路至四川中路段,名诺门路(Gnaomen
Road)。清同治元年(1862年)以香港改今名。清光绪二年(1876年)前向东、西两端延筑。沿路多仓库、堆栈等。
重庆中路(Chongqing
zhonglu) 在卢湾区北部。北起延安中路,南至淮海中路。长210米,宽15.9~18.0米,车行道宽约10.6米。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筑,名华山路。光绪三十二年以法国驻华公使名命名白尔部路(Rue
Paul Beau)。民国32年(1943年)以四川重庆改名南重庆路。民国35年改今名。沿路为住宅,有商店。
重庆北路(Chongqing
Beilu) 在黄浦区西南部。南起延安中路,北至江阴路。长711米,宽9.1~15.2米,车行道宽6.1~10.6米。19世纪90年代筑,以四川地名命名重庆路。民国35年(1946年)改今名。沿路为住宅,有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校舍。
重庆南路(Chongqing
Nanlu) 在卢湾区中部。北起淮海中路,南至徐家汇路。长1537米,宽15.0~22.3米,车行道宽9.7~14.0米。清光绪二十五年(1889年)筑,名卢家湾路。光绪二十八年以法国驻华公使名改名吕班路(Avenue
Dubail)。民国32年(1943年)改名灵宝路,民国35年以四川重庆改今名。沿路为住宅,南段有韬奋纪念馆。
保定路(Baoding
Lu) 在虹口区东南部。南起惠民路,北至周家嘴路。长1095米,宽15.5~16.0米,车行道宽10.0米。民国6年(1917年)筑,以河北保定命名。沿路为住宅,有工厂、区中心医院。
济宁路(Jining
Lu) 在杨浦区西部。东起兰州路,西至通北路。长901米,宽7.9~12.9米,车行道宽5.7~8.6米。清宣统二年(1910年)始筑,以南洋地名命名爱根路(Aigun
Road)。民国4年(1915年)以山东济宁改今名。沿路为工厂。
济南路(Jinan
Lu) 在卢湾区东北部。北起太仓路,南至合肥路。长686米,宽12.0~16.0米,车行道宽7.6米。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筑,名寒山路。光绪三十二年以法公董局副总董名改名平济利路(Rue
Bluntschli)。民国32年(1943年)以山东济南改今名。沿路为住宅。
秦皇岛路(Qinhuangdao
Lu) 在市区东部,为虹口、杨浦两区界路。南起黄浦江,北至杨树浦路。长252米,宽12.0米,车行道宽9.4米。清宣统三年(1911年)筑。以河北秦皇岛命名。有轮渡站、装卸公司。
泰安路(Tai,n
Lu) 在市区西部,跨长宁、徐汇两区。东起武康路,西至华山路。长514米,宽15.0~22.0米,车行道宽9.0~9.2米。民国7~10年(1918~1921年)筑,以法国侨民名命名劳利育路(Route
Camille Lorioz)。民国32年以山东泰安改今名。沿路为住宅,有农贸市场。
盐城路(Yancheng
Lu) 在南市区西部。东起方斜路,西至西藏南路。长114米,宽6.2米。曾名典当路。1966年以江苏盐城改今名。沿路为住宅。
桂林路(Guilin
Lu) 在徐汇区西部。南起沪闵路,北至宜山路。长2542米,宽15.5~32.0米,车行道宽10.8~24.0米。1954年筑,以广西桂林命名。沿路为新村、工厂,有商店、上海师范大学、桂林公园。
铁岭路(Tieling
Lu) 在杨浦区西部。南起本溪路,北至彰武路。长630米,宽11.5~17.4米,车行道宽6.3~9.2米。1953~1954年筑,以辽宁铁岭命令。沿路为住宅。
秣陵路(Moling
Lu) 在闸北区南部。东起大统路,西至恒丰路。长1015米,宽28.0~32.0米。民国10年(1921年)筑,名金陵路,习称麦根路。1947年因同名,以金陵古称改名秣陵路。沿路北侧为铁路上海车站,南侧为住宅,有商店。
高雄路(Gaoxiong
Lu) 在市区南部,为卢湾区与南市区的界路。西起制造局路,东至江边路。长657米,宽11.0~24.0米,车行道宽9.7~23.1米。清同治六年(1867年)筑,名高昌庙街,以庙得名。民国4年(1915年)拓宽改建,名高昌庙路。民国35年名制造局路。1964年以台湾高雄改今名。沿路为住宅,有江南造船厂。
唐山路(Tangshan
Lu) 在市区东北部,跨虹口、杨浦两区。西起商丘路,东至江浦路。长3230米,宽15.0~20.0米,车行道宽9.9~14.0米。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筑,民国2年(1913年)填浜延伸。曾名洞庭路、塘山路。后以河北唐山改今名。沿路为住宅,有商店。
凉州路(Liangzhou
Lu) 在杨浦区东南部。西起隆昌路,东至定海路。长676米,宽6.0~10.0米,车行道宽4.0~8.0米。清宣统三年(1911年)规划,以阿富汗首都名命名客勃尔路,一作开布尔路(Kabul
Road)。民国4年(1915年)以甘肃武威古名凉州改今名。民国13年至22年筑。沿路为工厂。
旅顺路(Lüshun
Lu) 在虹口区南部。南起东大名路,北至西安路。长300米,宽7.5~12.5米,车行道宽5.5~8.5米。开埠前为河边小巷,名板桥巷。19世纪中期已形成河边小路,称百花街。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填浜拓宽道路,因西人称旅顺口为亚德港,故命名亚德路(Arthur
Road),又因路侧有著名的庄源大酒厂,习称庄源大街。民国32年(1943年)以辽宁旅顺改今名。沿路为住宅。
烟台路(Yantai
Lu) 在浦东新区西北部。南起北护塘路,西至浦东公园。长577米,宽7.0~12.5米。民国19年(1930年)前筑,名烟厂路。1980年以山东烟台改今名。
浙江中路(Zhejiang
Zhonglu) 在黄浦区中部。南起延安东路,北至南苏州路。长1331米,宽8.9~17.0米,车行道宽6.0~11.0米。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筑今南京东路以北路段,名苏州路。同治五年(1866年)筑福州路以南段,以浙江省名命名浙江路。19世纪后期筑完全程,统称浙江路。民国35年(1946年)改今名。沿路多旅社,有华联商厦、华侨商店等。
浙江北路(Zhejiang
Beilu) 在闸北区东南部。南起北苏州路,北至天目东路。长834米,宽12.0~20.0米,车行道宽9.4~16.0米。清光绪二年(1876年)筑南段,光绪二十二年至二十八年向北延筑,因南接浙江路(今浙江中路),故名北浙江路。民国35年(1946年)改今名。沿路多旅馆、饮食店。
浙江南路(Zhejiang
Nanlu) 在黄浦区南部。南起人民路,北至延安东路。长420米,宽9.5~12.3米,车行道宽6.3~9.1米。约筑于19世纪中叶,名新桥街。民国元年(1912年)改名东新桥街。民国32年改名紫阳路。民国35年以浙江省名改今名。沿路为住宅,有商店。
海口路(Haikou
Lu) 在黄浦区南部。南起浙江中路,北至湖北路。长125米,宽12.3~13.1米,车行道宽9.3~9.8米。清咸丰四年(1854年)筑土路,光绪八年(1882年)改筑,以海南岛海口命名。沿路为住宅。
海拉尔路(Haila,er
Lu) 在虹口区南部。南起梧州路,北至物华路、高阳路口。长562米,宽10.6~14.0米,车行道宽8.6~9.0米。民国2~5年(1913~1916年)填浜筑路,以外籍人名命名海勒路(Hailar
Road)。民国32年以内蒙古海拉尔改今名。沿路为住宅。
海南路(Hainan
Lu) 在虹口区西南部。南起武进路,北至本路底。长142米,宽9.5米,车行道宽6.6米。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筑。以外籍人名命名海能路(Hannen
Road)。民国32年(1943年)以广东海南岛(今海南省)改今名。沿路有虹口区人民政府及区属各局。
通州路(Tongzhou
Lu) 在虹口区南部。南起东余杭路,北至胡家木桥路。长853米,宽13.0米,车行道宽8.5~8.7米。民国2年(1913年)前填浜筑路,以江苏南通古名通州命名。沿路为住宅。
营口路(Yingkou
Lu) 在杨浦区中部。南起延吉东路,跨走马塘,北至翔殷路。长2280米,宽20.0~35.0米,车行道宽8.0~14.0米。民国11年(1922年)筑,名马玉山路。1956年以辽宁营口改今名。沿路为控江、延吉等新村,有工厂。
梧州路(Wuzhou
Lu) 在虹口区中部。南起东汉阳路,北至沙泾路。长758米,宽8.3~13.0米,车行道宽7.5~9.0米。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筑,以广西梧州命名。南段曾名沙虹老街。沿路为住宅,有商店。
常德路(Zhangde
Lu) 在市区中部,跨静安、普陀两区。分两段:南段南起延安中路,北至安远路;北段南起新会路,北至吴淞江南岸。长2811米,宽5.0~30.1米,车行道宽3.4~25.2米。清同治元年(1862年)前后筑,以上海海关税务司英人名命名赫德路(Hart
Road)。民国32年(1943年)以湖南常德改今名。沿路为住宅,有静安区人民政府、上海警备区司令部、区工人俱乐部等。
铜仁路(Tongren
Lu) 在静安区南部。南起延安中路,北至北京西路。长659米,宽12.3~16.8米,车行道宽6.7~12.5米。民国3年(1914年)筑,以英籍犹太人名命名哈同路(Hardoon
Road)。民国32年以贵州铜仁改今名。沿路为住宅,有市水利局、市规划设计院等。
商丘路(Shangqiu
Lu) 在虹口区南部。南起东大名路,北至周家嘴路。长652米,宽9.0~16.0米,车行道宽6.3~8.7米。清同治三年(1864年)筑,名元芳路。民国32年(1943年)以河南商邱改名商邱路,1966年改今名。沿路为住宅,有海员医院。
淮阴路(Huaiyin
Lu) 在长宁区西部。东起西郊宾馆,西至哈密路。长644米,宽17.0米,车行道宽10.5米。民国14年(1925年)前越界辟筑,以首先将X光射线引进上海的英国医生名命名麦克路或麦克利奥[劳]路(Macleod
Avenue)。1943年以江苏淮阴改今名。
厦门路(Shamen
Lu) 在黄浦区北部。东起南苏州路,西至西藏中路。长561米,宽6.4~12.4米,车行道宽4.3~6.9米。清咸丰十年(1860年)后筑,同治四年(1865年)以福建厦门命名。沿路为住宅。
湖北路(Hubei
Lu) 在黄浦区中部。南起延安东路,北至南京东路。长701米,宽11.6~15.3米,车行道宽8.3~10.4米。清同治元年(1862年)拆第二跑马场筑,因原为跑马场外跑道,成弧形,与今浙江中路合称苏州路,俗称大新街。同治四年(1865年)以湖北省名改今名。沿路为住宅,有华侨商店等。
湖南路(Hunan
Lu) 在市区中部,跨徐汇、长宁两区。东起淮海中路,西至华山路。长1025米,宽14.0~19.0米,车行道宽9.0~10.0米。民国7~10年(1918~1921年)筑,以英国驻华公使名命名居尔典路(Route
A.Charles Culty)。民国32年以湖南省名改今名。沿路为住宅,有上海交响乐团。
温州路(Wenzhou
Lu) 在黄浦区西北部。南起北京西路,北至新闸路。长337米,宽9.2~10.9米,车行道宽6.0~7.5米。19世纪末填浜筑路,以浙江温州命名。沿路为住宅。
蒙古路(Menggu
Lu) 在闸北区南部。东起西藏北路,西至大统路。长515米,宽8.0~18.0米,车行道宽8.0米。民国3~4年(1914~1915年)筑,曾名北公益路,后改名蒙古路。沿路为住宅。
零陵北路(Lingling
Beiln) 在徐汇区东部。北起茶陵路,南至零陵路。长306米,宽18.0~23.0米,车行道宽9.0米。1954年筑,以湖南地名命名资兴北路。1958年以湖南零陵改今名。沿路为日晖一村,有医院、小学。
零陵路(Lingling
Lu) 在徐汇区东部。东起茶陵路,西至斜土路。长2869米,宽12.0~24.0米,车行道宽9.0~14.0米。20世纪20年代初筑,名小木桥路。1954年以湖南地名改名资兴路。1958年以湖南零陵改今名。沿路为住宅,有工厂、学校。
新乡路(Xinxiang
Lu) 在虹口区西南部。东起四川北路,西至新乡路底。长187米,宽5.0米。民国2年(1913年)筑,以外籍人名命名白保罗路(Barchet
Road)。民国32年以河南新乡改今名。沿路为住宅,有市第四人民医院中医门诊部。
新疆路(Xinjiang
Lu) 在闸北区南部。东起甘肃路,西至大统路。长824米,宽10.4~31.0米,车行道宽7.0~22.9米。东段原为西川虹浜,为华界与公共租界之界浜。清宣统元年(1909年)填浜筑东段,名南川虹桥。民国3~6年(1914~1917年)筑热河路至乌镇路段,名新疆路。热河路为东,名海宁路。民国14年全路以新疆省名改今名。沿路为住宅。
福州路(Fuzhou
Lu) 在黄浦区中部。东起中山东一路,西至西藏中路。长1544米,宽11.6~21.7米,车行道宽7.5~14.2米。是开埠前通达黄浦江边的四条土路之一。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前后筑今河南中路以东段,因附近有基督教伦敦会教堂,故名布道路、教会路(Mission
Road)。同治三年(1864年)筑完全路。翌年以福建福州改今名。俗称四马路。从20世纪初起就有“文化街”之称,今仍有外文书店、上海图书城、上海古籍书店、上海文化商厦等。东段有行政和司法机关、市政府大礼堂。
福建中路(Fujian
Zhonglu) 在黄浦区中部。南起延安东起,北至南苏州路。长1105米,宽12.2~24.0米,车行道宽8.7~19.4米。清康熙十一年(1672)筑,因今福建路桥附近有防洪石闸,又因路面曾铺石板,故俗名闸路、石路。咸丰五年(1855年)改筑后,名沙克里路(Shaklee
Road)。同治四年(1865年)以福建省名改名福建路。民国35年(1946年)改今名。沿路为住宅,有商店。
福建北路(Fujiang
Beilu) 在闸北区东南部。南起北苏州路,北至海宁路。长640米,宽6.0~9.4米,车行道宽4.0~6.5米。清光绪二十至二十一年(1894~1895年)筑,因位于福建路北,命名北福建路。民国35年(1946年)改今名。沿路为住宅。
福建南路(Fujian
Nanlu) 在黄浦区南部。南起人民路,北至延安东路接福建中路。长370米,宽14.5~20.0米,车行道宽9.2~12.0米。清同治二年(1863年)筑,名杜浪路(Rue
Tourane)。同治十一年称图雷纳路。光绪二年(1876年)改名郑家木桥路。民国32年(1943年)改名永泰路。民国35年因位于福建路南改今名。沿路为住宅,有商店。
嘉兴路(Jiaxing
Lu) 在虹口区西南部。西起吴淞路,东至嘉兴路桥。长186米,宽14.0米,车行道宽10.0米。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筑,以浙江嘉兴命名。沿路为住宅。
潍坊西路(Weifang
Xilu) 在浦东新区西部。东起浦东南路,西至大庆街。长364米,宽5.5~14.5米。1953年筑,以山东潍坊命名。沿路为住宅。
潍坊路(Weifang
Lu) 在浦东新区西部。西起浦东南路,东至源深路。长1865米,宽8.0~20.0米,车行道宽5.0~12.0米。1953年筑,以山东潍坊命名。沿路有潍坊、竹园等新村。
鞍山支路(Anshan
Zhilu) 在杨浦区西部。南起鞍山路,北至彰武路。长241米,宽9.2米,车行道宽7.0米。1954年筑,以辽宁鞍山命名。沿路为住宅。
鞍山路(Anshan
Lu) 在杨浦区西部。南起控江路,北至阜新路。长840米,宽13.6~15.3米,车行道宽9.0米。1953年筑,以辽宁鞍山命名。沿路为住宅,有商店。
德州路(Dezhou
Lu) 在浦东新区西南部。东起云台路,西至济阳路。长2332米,宽16.0~24.0米。1986年筑,以山东德州命名。沿路为住宅。
遵义路(Zunyi
Lu) 在长宁区中部。南起仙霞路,北至长宁路。长1345米,宽16.6~30.0米,车行道宽6.7~10.6米。1953年筑,以贵州遵义命名。沿路为天山新村,有医院。
遵义南路(Zunyi
Nanlu) 在长宁区中部偏东。北起仙霞路,南至延安西路。长114米,宽24.0米,车行道宽15.0米。1985年筑,以贵州遵义命名。沿路有太平洋大饭店、扬子江大酒店、锦明大厦等。
澳门路(Aomen
Lu) 在普陀区东南部。东起西苏州路,西至常德路。长1233米,宽12.0~12.5米,车行道宽8.5米。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筑,命名澳门路。沿路多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