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文明施工和安全生产 2004/7/11 14:29:47
一、文明施工
工程建设伊始,指挥部确定工程施工指导方针是“高速度、高质量、高水平”。高水平施工标志之一,便是文明施工。为此,指挥部于1979年颁发《文明施工守则》,要求工地各施工单位必须切实执行,内容共十条:
(1)严格遵守总平面管理,施工用地、大临工程必须按规划设置。
(2)切实保证厂区公路、排水线路畅通,不经批准不得堵塞道路、下水道,不得把垃圾倒入围厂河。
(3)不准高速行车,运输车辆在厂区内行驶,时速不得超过40公里。
(4)施工现场做到工完料清,机具放置得当。
(5)不论室内外仓库,各种物资堆放整齐划一,成行成线。
(6)必须抓好车场管理,施工机械要经常保持完好清洁。
(7)严禁违章作业,对规定的工种未经考试合格人员,不准上岗操作。
(8)工作时不准打闹开玩笑,进入施工现场必须带安全帽。
(9)不准在厂区内设家属宿舍,除指定区域外,禁止在厂区内饲养家禽家畜。
(10)实行区域管理,各分指挥部对所属区域内的文明施工负责,定期进行检查、评比。
1980年在此基础上,通过总结典型经验,对现场、仓库、车场、行车、安全生产、生活卫生等六个方面,逐项规定了文明施工的专项作业标准。1990年改为命名“合格工地”,1991年又改为命名“标准化工地”,使文明施工活动不断深入。指挥部坚持每季检查,半年初评,年终总评的检查评比活动,从未间断。
二、安全生产管理
(1)组织领导。指挥部成立安全生产委员会,由主管施工的副指挥任组长,各分指挥及有关处、室负责人任委员,全面领导安全工作,分指挥部及各工程公司、工程队成立相应的管理安全生产的机构。全工地共配备专职安全干部280名。
(2)建立制度。颁发《安全准则》,规定各级领导必须重视安全工作,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时,必须包括安全工作。各施工单位建立的安全管理制度达15种,台账20种,永久性档案5种。
(3)现场检查监督。每年6月开展生产安全月活动;指挥部半年进行一次安全生产大检查,分指挥部每季一次,工程公司每月一次,工程队半月一次。为了做到经常性的安全监督检查,五冶建立“安全执法队”,十三冶建立“现场安全联防组”,宝冶、二十冶建立“现场安全监督站”,及时对安全工作检查处理。
(4)安全培训。指挥部自1979年起,共举办十期安全技术业务培训班,参加学习培训的有各分指挥部安全干部100名、电焊145名,司炉工232名。各分指挥部参加专业培训和教育考试的共有33063人,其中包括各级领导干部1729人,安全专职人员279人,科室人员1976人,特种作业人员17838人。
历年安全事故:截止1992年,施工现场没有发生过特大伤亡事故,事故率逐年下降,年千人死亡率从1979年的0.23%降至1992年0.09%,千人重伤率及千人负伤率也逐年下降。(见附表)
1979~1992年宝钢指挥部工程管理处历年伤亡事故统计
年份
|
伤亡人数
|
年千人死亡率
|
年千人重伤率
|
月千人负伤率
|
|||
小计
|
死亡
|
重伤
|
轻伤
|
||||
1979
|
676
|
7
|
32
|
637
|
0.23
|
1.04
|
1.8
|
1980
|
738
|
5
|
42
|
691
|
0.09
|
0.79
|
1.15
|
1981
|
477
|
6
|
27
|
444
|
0.12
|
0.52
|
0.76
|
1982
|
387
|
6
|
29
|
352
|
0.13
|
0.65
|
0.69
|
1983
|
279
|
4
|
33
|
242
|
0.1
|
0.82
|
0.57
|
1984
|
204
|
5
|
23
|
176
|
0.13
|
0.58
|
0.42
|
1985
|
96
|
2
|
14
|
80
|
0.05
|
0.36
|
0.2
|
1986
|
72
|
5
|
6
|
61
|
0.12
|
0.14
|
0.13
|
1987
|
89
|
2
|
9
|
78
|
0.05
|
0.2
|
0.17
|
1988
|
94
|
6
|
7
|
81
|
0.14
|
0.16
|
0.17
|
1989
|
60
|
1
|
4
|
55
|
0.02
|
0.09
|
0.11
|
1990
|
69
|
1
|
3
|
65
|
0.02
|
0.07
|
0.12
|
1991
|
58
|
3
|
2
|
53
|
0.07
|
0.04
|
0.01
|
1992
|
53
|
4
|
2
|
47
|
0.09
|
0.04
|
0.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