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气候特征 2003/10/30 14:20:10
一、大风日数
一天中只要出现≥8级风力,不论其出现次数多少或每次大风持续时间长短,均作为1个大风日。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至民国30年(1941年)徐家汇观测资料,离地35米高度上年均大风日39.1天,最多年59天(1907年),最少年17天(1934年)。据1956~1990年龙华站观测资料,离地12米高度上年均大风日14.8天,最多年35天(1962年),最少年仅1天(1988年)。市区近百年来有2个主要的大风偏多时期和2个主要的大风偏少时期:20世纪初叶和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初,全年大风日偏多;而20年代末至40年代初和80年代中、后期,全年大风日数明显偏少。
大风全年均可能出现。各月大风日数离地35米高度上均多于离地12米高度上,月际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大风月以1、3、8月为最多,5、6、10月最少。
因受地理环境影响,大风日数沿海明显多于陆上,愈往外海大风日数愈多。近海引水船站年平均大风日数多达70天,长江口约20~30天,陆上除沿江、沿海岸附近尚有20天左右外,向内陆锐减,最少地区为青浦县至上海县一带,仅9~10天。
1961~1990年上海市郊大风日数统计表
单位:天
项目
|
上海市
(龙华)
|
上海
|
嘉定
|
宝山
|
松江
|
金山
|
青浦
|
川沙
|
南汇
|
奉贤
|
崇明
|
陈家镇
(崇明)
|
引水船
|
30年平均
|
13.0
|
8.8
|
11.6
|
19.3
|
19.6
|
14.5
|
9.9
|
13.6
|
10.5
|
14.7
|
13.5
|
15.5
|
70.4
|
最多年
|
35
|
19
|
46
|
52
|
61
|
36
|
25
|
34
|
26
|
57
|
36
|
30
|
107
|
年份
|
1962
|
1965
|
1962
|
1962
|
1963
|
1963
|
1982
|
1966
|
1983
|
1963
|
1965
|
1987
|
1972
|
二、大风强度
大风强度不论离地12米高度或35米高度,均以8级大风所占百分比最大,风级愈大,所占百分比愈小。各站的大风日多为8~9级,≥10级者只占少数,年均不足1天。≥10级大风,其分布沿海、沿江和市区多于内陆郊区,且大多数出现在局部地区。
极大风速,在徐家汇35米高度上的历史极值为43.9米/秒,出现在民国4年(1915年)7月28日,属热带气旋大风。年极值≥24.5米/秒(10级),1901~1941年中有29年,约1~2年出现1次。各月极值则均在24.5米/秒(10级)以上,其中7、8月分别为43.9米/秒和36.4米/秒。龙华站12米高度上的历史极值为34.7米/秒,出现在1967年3月26日,属强雷暴大风。年极值≥24.5米/秒(10级),1956~1990年中有14年,约2~3年出现一次,月极值除2、6、11、12月4个月外,其余各月也均≥24.5米/秒(10级),其中3、8月分别为34.7米/秒和34.0米/秒。
三、大风风向
市区全年以西北象限(西、西北西、西北、北北西)大风最多,其频率达57.5%;东北象限(北、北北东、东北、东北东)大风次之,频率为26.3%;东南象限(东、东南东、东南、南南东)大风频率为12.2%;西南象限(南、南南西、西南、西南西)大风最少,频率仅4.0%。从各月分布看,10月至次年1月,亦以西北大风为主,其次为东北大风,而东南、西南向大风绝迹。春夏各月除西南大风偶见外,其余各风向大风均有可能出现,但3、4月仍以西北大风较强,而7月则以东南大风略盛于其他风向。
四、大风分类
影响市区的大风有热带气旋、温带气旋、雷暴、冷空气和偏南大风等5类,以冷空气大风为最多,占总数50.8%,其次为热带气旋大风,占17.0%,雷暴大风,占15.3%,温带气旋大风占12.1%,而偏南大风最少,占4.8%。
各类大风均有其季节分布特点:冷空气大风全年均可能出现,主要出现在冬春秋3季,尤以冬季12~1月为盛,7~9月甚少。温带气旋大风主要出现在冬春季节,尤以春季3~4月最频,夏秋偶见。热带气旋大风主要出现在盛夏至初秋7~9月,尤以8月最多,11月至次年4月绝迹,5、10月偶见。雷暴大风常见于春夏至初秋,7月为最盛期,8月次之,4月再次之,11~2月绝迹。偏南大风主要出现在春季3~5月和盛夏7~8月,各月日数均不多,差异亦不大。
1956~1990年上海各月≥8级大风分类统计表
单位:天
类别
|
合计
|
百分比
(%)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合计
|
518
|
100
|
58
|
31
|
60
|
53
|
29
|
31
|
55
|
60
|
32
|
31
|
32
|
46
|
冷空气大风
|
263
|
50.8
|
53
|
22
|
38
|
25
|
8
|
10
|
4
|
2
|
3
|
27
|
30
|
41
|
热带气旋大风
|
88
|
17.0
|
|
|
|
|
1
|
5
|
22
|
36
|
23
|
1
|
|
|
雷暴大风
|
79
|
15.3
|
|
1
|
2
|
13
|
8
|
9
|
25
|
15
|
5
|
1
|
|
|
温带气旋大风
|
63
|
12.1
|
5
|
7
|
15
|
11
|
7
|
7
|
|
1
|
1
|
2
|
2
|
5
|
偏南大风
|
25
|
4.8
|
|
1
|
5
|
4
|
5
|
|
4
|
6
|
|
|
|
|
五、大风持续期
1956~1990年,共有518个大风日,其中连续≥2天的大风有71次,以1、8月出现次数最多,各有11次。1月主要源于冷空气,8月主要为热带气旋所引起。大风连2天者有57次,连3天者11次,连4天者仅2次。最长1次连5天,为冷空气大风,出现于1963年1月20~24日。
一个大风日可有多次大风时段。一次大风持续时间95.5%在6小时以内,最短仅1至数分钟,多数出现于雷暴大风,超过6小时者主要为热带气旋和冷空气大风,其次为温带气旋大风。其中超过12小时者均属热带气旋大风,最长的3次为1956年8月1日19时15分至3日5时25分,持续34小时10分;1962年8月1日6时47分至2日8时56分,历时26小时9分;1956年9月4日8时22分至5日8时29分,历时24小时7分。
1956~1990年上海≥8级连日大风次数统计表
单位:次
项目
|
合计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合计
|
71
|
11
|
4
|
6
|
4
|
2
|
5
|
7
|
11
|
5
|
5
|
6
|
5
|
连续2天
|
57
|
8
|
4
|
6
|
4
|
2
|
5
|
5
|
7
|
2
|
4
|
6
|
4
|
连续3天
|
11
|
2
|
|
|
|
|
|
2
|
4
|
2
|
|
|
1
|
连续4天
|
2
|
|
|
|
|
|
|
|
|
1
|
1
|
|
|
连续5天
|
1
|
1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