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质量 2003/10/21 10:09:44
一、管理体制
解放初,上海化学工业系统尚无统一的质量管理机构。化工局成立后,设技术处负责质量工作,开始对主要化工产品的质量指标进行统计考核,布置质量改进计划等较为简单的管理。
1978年全国开展第一个“质量月”活动,局长亲自抓质量,质量工作的地位明显上升。技术处虽数易其名,但质量管理工作始终放在重要地位。有一位副处长主管质量。形成既有宏观调控指导,又有微观监督服务的比较完整的质量管理体制。产品质量考核,形成局、公司直属厂和厂的三级考核体系,分别对局管、公司管、厂管产品的等级品率、优级产品产值率、质量稳定提高率和各种质量特性指标进行考核。通过该网络布置质量工作计划,开展评优创优活动。
1.产品质量监督体系。工厂的产品质量监督机构,承担企业生产过程的检验任务,对出厂产品质量实行监督,是上海化工系统产品质量监督的基础。80年代相继建立的染料、涂料等7个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是市经委、市技术监督局、化工局授权,具有第三方公正地位的法定监测机构,具体执行市、局的化工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的年度计划。业已形成的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网,抽查品种的复盖面达到70%,每年抽查达到600品次。根据“上海工业企业联营产品外协件、外购件质量管理办法”,产品质量监督网的监督范围已扩大到局辖企业的联营厂产品。上海化工产品质量监督网受上海市技术监督局领导。
2.全面质量管理网络。1980年成立的上海化工质量管理协会曾拥有70多个团体会员,协会理事长由局长兼任,协会秘书长由局生产技术处领导担任并负责协会的日常工作。来自各公司、直属厂的质量管理骨干为协会理事,并担任协会的质量教育、质量管理、宣传、组织等职能组工作,各厂设立全面质量管理办公室、车间班组设质量管理小组,构成局全面质量管理网。上海化工质量管理协会接受上海市质量管理协会和中国化工质量管理协会的领导。
3.标准化管理网络。化工部要求各省市自治区化工厅(局)分工管理本行政区域内化工标准化工作,从60年代起就有专人负责标准化管理,1977年建立上海化工局标准计量所,隶属局生产技术处领导,承担产品技术标准的具体事务,已建立8个局标准化归口单位。企业的标准化工作由总工程师办公室或技术科负责,构成局的标准化管理网络。全局建立了6214只技术标准的档案。1982年编写《上海化工产品企业标准汇编》,共收集1360种上海化工产品,分成5个分册出版。至1990年全局已有139个产品采用国际先进标准,为了扩大出口创汇,有58个企业制订210个贸易型标准。上海化工标准化管理网络受上海市技术监督局和化工部科技司领导。
二、质量监督
质量监督在“文化大革命”期间遭到严重摧残,作为“不相信群众的典型”备受批判,化工系统的质量监督机构几乎撤并殆尽,个别幸免的质监科也丧失权威难以发挥把关作用,操作工可以让检验人员重复多次检测生产出来的不合格品,直至检验“合格”出厂,出口产品由于质量造成退货索赔亦屡有发生,致使原来一些名牌产品在东南亚失去市场。
1977年下半年化工局开始抓恢复质监机构工作,但1978年国务院作出开展“质量月”活动的决定后进度才明显加快,至1978年9月局属所有企业的质量监督检验机构才全部恢复和建立。1979年初局党委决定,出厂产品必须经厂级质监机构检验合格方可出厂;车间检验的产品不能算合格品,一律不计产值、产量。质量监督的“权威性”才得以初步恢复。80年代初,企业整顿的措施相继出台,建立厂、车间、班组的三级质量检验网,厂质监科承担进厂原料的检验和整个生产过程中间控制分析任务,将信息及时传递到供销和生产车间,保证原材料和中间产品的质量、并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挥监督指导作用。为了提高检测水平适应化工产品出口创汇的需要,1981~1984年相继组建了涂料、染料、橡胶制品、塑料、无机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与工厂的质监科一起形成质量监督网络,在产品评优创优和考核局管产品质量中发挥仲裁作用。1985年9月根据国家经委颁布“关于实行国家监督性的产品质量抽查制度的通知”,化工部颁发“化学工业产品质量检验管理办法”和上海市经委的有关规定,化工局的质量工作重点开始从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转移,以实施质量否决权的具体处理办法为手段,通过对产品的抽查和处理促使企业重视产品实物质量,增强质量意识,建立质量体系。局在加强对已建立的5个专业检验站领导的同时着手筹建胶鞋、试剂产品检验站。按照质量监督“公正性、科学性、权威性”的原则,提高检测人员的责任,申请拨款230多万元添置精密仪器保证数据的科学性。从1985年开始实施局级监督抽查,抽查品次、覆盖面逐年增加,使局管产品、优质产品和出口产品质量置于有效的监督之下,成为国、部、市级质量监督抽查的重要补充部分。
同年开展为期半年多的质量大检查,发现大多数企业的质监机构所处的地位、工作条件、人员素质、测试仪器、监督权限与其必须承担的质量责任很不相称。为此,1986年局正式下达“化工企业质监科认证条件”和“评分细则”,开展质监科认证工作。1987年,70%以上企业通过认证验收,确立了质监科直属正厂长领导应有的权威性,改善工作条件增加先进测试仪器,收到良好效果。1987年化工部在上海召开质监科认证工作现场交流会,充分肯定上海的认证工作经验。1989年完成了全局130家企业的质监机构认证,其中30个为一类质监科、75个二类质监科、25个三类质监科。
1985年底化工局成立上海市化工产品许可证办公室。负责接受上海市化工产品许可证申请、汇总、上报、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申请企业进行考核,将考核合格企业名单上报化工部.生产许可证办公室,会同有关部门对无证生产进行查处,做好持证产品的日常质量监督工作。实施生产许可证制度促使企业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健全技术档案,加强检测手段,做好技术基础工作,同时有利于加强行业管理。如发放试剂生产许可证时,系统内提出申请的有23家,系统外19家。以前由于市场销售的试剂质量参差不齐,接到投诉亦无从查处,经过发证逐项考核促使基础薄弱的企业加强管理,提高质量,逐步纳入行业管理的轨道。几年来已完成221个品种规格的63家企业的发证工作。
1989年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农药管理,严厉打击制造销售伪劣农药的通知精神,化工局对上海地区农药产品实施准产证制度,为了防止劣质农药流入农村,及时制订了实施细则,由上海农药研究所负责进行测试,农药生产企业必须具备质量保证体系,产品实测结果达到标准,化工局才能发证。并进行不定期的质量监督抽查,达到宏观上控制产品质量的目的。
三、全面质量管理
1979年初化工局举办6期讲座,局党委正、副书记,正、副局长带头听讲,确定上海炼油厂、高桥化工厂、天原化工厂等21家单位试点。经过半年左右的实践,取得较好效果,尤其是高桥化工厂所有车间、工段、班组全面推行,产品质量稳定提高,单耗成本下降,成绩显著。1979年10月中旬市经委在高桥化工厂召开现场会,介绍正厂长亲自抓全面质量管理和培训工作,善于使用7种数理统计工具取得实效的经验。11月下旬化工部领导在高桥化工厂总结高化经验、磋商筹建中国化工质量管理协会的准备工作。嗣后,在常州召开1979年全国化工质量工作会议,高度评价上海化工局重视全面质量管理工作,肯定“高化经验”,推动全国化工系统开展全面质量管理活动。
1980年建立上海化工质量管理协会,谭竹洲任理事长,理事会由热心质量管理事业的公司经理、厂长、总工程师、工程师等30人组成,宋壮飞任秘书长。为全国化工行业第一家。其主要任务:开展质量教育、编写教材、咨询诊断,创办《上海化工质量》等。
质量管理小组是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的重要支柱,1980年全局质量管理小组多达1311个,有1万余职工参加。1980年各公司、厂召开成果发表会,发表成果达200多项,推荐出57项成果参加全局质量管理小组成果发表会,课题涉及提高质量、降低成本、设备管理、计划管理、治理三废。安全生产等。选取优秀成果24篇,汇编成册,作为范例推广。局成果发表会每年举行1次。1981年起开始评选市级、部级、国家级优秀质量管理小组,上海炼油厂外轮调合油质量管理小组被评为1981年度国家级优秀质量管理小组。上海溶剂厂高浓度配醪质量管理小组和上海染化厂非汞法蒽醌磺酸质量管理小组被评为1982年度国家级优秀质量管理小组。1981~1990年全局160余个小组分别获得国、部、市级优秀质量管理小组的称号。
1983年国家经委、中国质量管理协会颁布“工业企业国家质量管理奖评审条件”,化工部和上海市也分别制订部级质量管理奖和市级质量管理奖评审条件,激励工业企业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发展品种、降低成本、提高质量,使主要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建立完整可靠的质量保证体系。1983年度正泰橡胶厂、上海溶剂厂获化工部质量管理奖,上海溶剂厂同时还获得市质量管理奖,至1990年共有11家企业获化工部质量管理奖,12家企业获上海市质量管理奖。
1986年根据国家经委“关于大中型工业企业推行全面质量管理计划的的通知”,制订上海化工系统大中型企业推行全面质量管理五年滚动计划,通过举办重点企业的厂长学习班,进行分类指导,咨询和帮促相结合的办法,于1987年起进行达标验收,1990年全局有50家企业通过达标验收。
四、产品评优创优
60年代初,为了提高产品质量,一度开展过局管产品的“三对比,三赶超”活动,即对比本厂历史先进,对比国内同行业先进,对比国外先进水平,开展赶超活动,但收效甚微。
1978年第一个“质量月”期间,局评选出35个优良产品予以表彰,并命名7家企业为“质量信得过厂”。1979年质量月期间全局共评出优质产品105个(包括国优2个,化工部优34个,石油部优4个,上海市优12个),评选出质量信得过厂12家。
为奖励工业企业提高产品质量,扩大出口,上海化工系统从1979年起开始按照国、部、市的统一部署,开展长达12年的评优创优活动。1983年选择重点行业、重点产品参加“上海市工业产品质量对比赶超展览会”。通过展览会对7个行业42个典型产品质量进行对比剖析,组织技术交流活动和协作攻关,共提出56项协作攻关课题,要求兄弟行业协作的占52%。嗣后,局又举办“瞄准日本,赶超国际水平展览会”,展出500种产品进行对比分析,为企业编制产品创优规划,实施创优计划创造条件。上海溶剂厂生产的工业甲醛在对比剖析的基础上,选择美国ASTM—D2378—79标准为内控企业标准,完善测试方法,购置先进色谱仪准确分析杂质含量,调整工艺参数,使主要质量指标达到和超过ASTM—D2378—79,在1984年全国同行业质量评比中以较大优势名列榜首,获得国家金质奖。
为使优质产品有牢固的基础,局在制订创优工作长远规划和审查企业创优措施时,力求创新,提高技术和管理的水平。1982年天原化工厂为了提高聚氯乙烯树脂质量,改善热稳定性,减少鱼眼,曾进行200多次小釜试验和509次大釜试产才确定新配方、工艺条件和改进均混装置,继1982年获得部优后,又在1983年获得国家银质奖。质量创优无止境,1984年天原化工厂继续改进质量,增加汽提装置,采用微机控制使树脂中氯乙烯单体含量低于10ppm,达到国家卫生级标准,为1988年国优产品复评和1990年聚氯乙烯扩牌再获国家银质奖创造了条件。
1985年化工局在情报所、计量所的配合下,加速重点产品采用国际标准的速度。1986年正泰橡胶厂根据世界轿车轮胎的扁平化、子午化、无内胎化趋势,研制开发70系列子午线无内胎轿车轮胎,等同采用了美国DOT—FNVSS109标准,产品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舒适性、节油性的优点,经法国技术监督联合会测试,达到了规定的耐久性、高速性等五项鉴定标准,产品质量达到8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被评为国家金质奖。上海化工系统自1979年上海染料化工三厂的“建设牌”阳离子艳兰RL和上海胶鞋六厂的回力牌长球鞋双获国家银质奖,1980年大中华橡胶厂双钱牌9.00—20载重汽车轮胎和上海染料化工厂的双链牌合成苯酚被评为国家金质奖起,在1979~1990年期间共获得国家优质产品奖49项,其中金质奖11项,银质奖38项,获得化工部优质产品奖498个,获上海市优质产品351项。获得国家质量奖总数在全国化工系统名列前茅。
随着产品评优创优工作的开展,1990年全局的优质产品产值率达到46.83%。
1991年国务院生产办公室下达“关于暂停对企业评优升级活动和清理整顿各种对企业检查评比的通知”,局的评优创优活动告一段落。
上海市化学工业局企业获得国家优质产品奖名录
序号
|
产品名称
|
生产单位
|
获奖类别
|
获奖年份
|
1
|
双钱牌9.00—20载重汽车轮胎
|
大中华橡胶厂
|
金质奖
|
1980,1985
|
2
|
双链牌合成苯酚
|
染料化工厂
|
金质奖
|
1980,1985,1990
|
3
|
大丰牌草酸
|
大丰化工厂
|
金质奖
|
1981,1987,1991
|
4
|
金谷牌总溶剂(丙酮、丁醇)
|
上海溶剂厂
|
金质奖
|
1981,1987,1991
|
5
|
爱富牌工业无水氟化氢
|
致冷剂厂
|
金质奖
|
1983,1988
|
6
|
金谷牌工业甲醛
|
上海溶剂厂
|
金质奖
|
1984,1989
|
7
|
回力牌82系列子午线轿车胎
|
正泰橡胶厂
|
金质奖
|
1985,1990
|
8
|
回力牌70系列子午线无内胎车胎
|
正泰橡胶厂
|
金质奖
|
1986,1991
|
9
|
双钱牌斜交载重汽车轮胎(7.00—20~12.00—20)
|
大中华橡胶厂
|
|
1989扩牌
|
10
|
回力牌565长球鞋
|
胶鞋六厂
|
银质奖
|
1979,1984
|
|
回力牌WB——1型篮球鞋(替代)
|
胶鞋六厂
|
银质奖
|
1989
|
11
|
建设牌阳离子染料艳兰RL
|
染化三厂
|
银质奖
|
1979,1984,1989
|
12
|
天山牌电玉粉(氨基塑料粉)
|
天山塑料厂
|
银质奖
|
1980
|
13
|
工农牌活性染料艳红K—2BP
|
染化八厂
|
银质奖
|
1981,1987,1991
|
14
|
双洁牌一、二、三甲胺水溶液
|
染料化工厂
|
银质奖
|
1981,1987,1991
|
15
|
双丰牌农用碳酸氢铵
|
吴淞化肥厂
|
银质奖
|
1981,1987,1991
|
16
|
上海牌Q04—2大红硝基外用磁漆
|
上海造漆厂
|
银质奖
|
1981
|
17
|
珊化牌珠光有机玻璃
|
珊瑚化工厂
|
银质奖
|
1982,1987,1991
|
18
|
双花牌硬聚氯乙烯板材
|
上海化工厂
|
银质奖
|
1982,1987
|
19
|
回力牌28×ll/2软边普通尼龙自行车外胎
|
中南橡胶厂
|
银质奖
|
1982,1987
|
20
|
永久牌28×ll/2软边加重尼龙自行车外胎
|
中南橡胶厂
|
银质奖
|
1983,1987
|
21
|
聚氯乙烯SG—2,SG—3型(原XS—2型)树脂
|
天原化工厂
|
银质奖
|
1983,1988
|
22
|
双树牌PF2A4—16黑酚醛模塑料(原H161)
|
上海塑料厂
|
银质奖
|
1983,1988
|
23
|
L47凉水塔风机
|
化工机械二厂
|
银质奖
|
1983,1988
|
24
|
回力牌旅游鞋
|
大中华橡胶四厂
|
银质奖
|
1984,1989
|
25
|
海燕牌QJF—10型气胀救生筏
|
橡胶制品四厂
|
银质奖
|
1984,1989
|
26
|
炭黑N330(高耐磨炭黑)
|
上海炭黑厂
|
银质奖
|
1984
|
27
|
金谷牌工业醋酸丁酯
|
上海溶剂厂
|
银质奖
|
1984,1989
|
28
|
上试牌工业醋酸酐
|
试剂一厂
|
银质奖
|
1984,1989
|
29
|
泰山牌色酚AS
|
染化九厂
|
银质奖
|
1984,1989
|
30
|
LJD—Y450型内胎接头机
|
橡机二厂(正泰厂机械分厂)
|
银质奖
|
1984,1989
|
31
|
金牛牌80%水合肼
|
向阳化工厂
|
银质奖
|
1985,1990
|
32
|
爱富牌二氟一氯甲烷(F22)
|
致冷剂厂
|
银质奖
|
1985,1990
|
33
|
电化牌二氟二氯甲烷(F12)
|
上海电化厂(氯碱总厂电化厂)
|
银质奖
|
1985,1990
|
34
|
上试牌集成电路专用试剂系列(ICR)21种
|
试剂一厂
|
银质奖
|
1985,1990
|
35
|
坚固牌彩花雨靴
|
义生橡胶厂
|
银质奖
|
1985,1990
|
36
|
自力牌O型橡胶密封圈
|
橡胶制品一厂
|
银质奖
|
1985,1990
|
37
|
地球牌一吨液氮钢瓶
|
化工机械一厂
|
银质奖
|
1985,1990
|
38
|
浦江牌钢丝编织胶管
|
上海橡胶厂
|
银质奖
|
1985,1991
|
39
|
双钱牌、凤凰牌28×11/2硬边普通尼龙自行车外胎
|
中南橡胶厂
|
银质奖
|
1986
|
40
|
骆驼牌普通V带
|
上海胶带厂
|
银质奖
|
1987
|
41
|
上海牌SO—14型6.3mm开盘式录音磁带
|
上海磁带厂
|
银质奖
|
1987
|
42
|
双钱牌充气轮胎丁基胶内胎
|
大中华橡胶厂
|
银质奖
|
1988
|
43
|
金香牌橡胶医用手套
|
上海乳胶厂
|
银质奖
|
1989
|
44
|
白石牌氧化锌(间接法)
|
京华化工厂
|
银质奖
|
1989
|
45
|
天原牌聚氯乙烯SG6型树脂(扩牌)
|
天原化工厂
|
银质奖
|
1990
|
46
|
上海牌、眼睛牌Q04—2各色硝基外用磁漆(红、白、绿)
|
上海造漆厂
|
银质奖
|
1991
|
47
|
双花牌电线电缆用70C软聚氯乙烯塑料(J—70、H-70)
|
上海化工厂
|
银质奖
|
1991
|
48
|
浦江牌汽车液压制动胶管
|
上海橡胶厂
|
银质奖
|
1991
|
1979~1991年上海市化学工业局获奖产品数汇总表
奖别
年份
|
国家质量奖
|
部优质产品
|
上海市优质产品
|
备注
|
||||||
金质
|
银质
|
复查确认
|
赶超市优
|
出口优质
|
市优质
|
复查确认
|
||||
赶超
|
市优
|
|||||||||
1979
|
|
2
|
|
37
|
|
|
12
|
|
|
|
1980
|
2
|
1
|
|
50
|
|
|
14
|
|
|
|
1981
|
2
|
4
|
|
15
|
|
|
15
|
|
|
|
1982
|
|
3
|
|
31
|
|
|
14
|
|
|
|
1983
|
1
|
4
|
|
26
|
|
|
40
|
|
|
|
1984
|
1
|
9
|
|
28
|
21
|
|
25
|
|
|
|
1985
|
3
|
8
|
|
36
|
20
|
|
30
|
|
|
|
1986
|
1
|
1
|
|
27
|
16
|
|
28
|
|
|
|
1987
|
|
2
|
金
2
|
银
6
|
24
|
12
|
|
19
|
|
|
1988
|
|
1
|
1
|
4
|
24
|
9
|
20
|
15
|
|
31
|
1989
|
1
|
2
|
1
|
8
|
49
|
9
|
1
|
11
|
|
|
1990
|
|
1
|
2
|
7
|
51
|
6
|
1
|
13
|
23
|
23
|
1991
|
|
3
|
3
|
5
|
37
|
4
|
2
|
11
|
|
|
1981~1991年上海市化学工业局优质产品产值率一览表
年份
|
优质产品产值率(%)
|
1981
|
20.00
|
1982
|
21.38
|
1983
|
22.13
|
1984
|
26.01
|
1985
|
26.93
|
1986
|
35.2
|
1987
|
37.00
|
1988
|
42.99
|
1989
|
44.49
|
1990
|
46.83
|
1991
|
48.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