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射击 2002/2/6 13:35:13
一、沿革
19世纪末,上海租界万国商团于武进路(河南路口)设立打靶场,于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组织万国赛枪会,按照英国的比赛方法和规则,使用英式步枪组织了各种射击比赛,由于靶场范围太小,公共租界工部局于光绪三十一年于北四川路底(今鲁迅公园)建造新靶场供商团使用。商团有了这一基地之后,在20世纪20年代,几乎每月举办不同的杯赛,每年举行一次年赛。比赛参加者,主要为万国商团的成员和各国在沪的军人或商人。
华人射击队最早出现在民国6年(1917年),称中华义勇军射击队,加入万国赛枪会后称中华队。民国9年之前,中华队的比赛成绩均在七名之后。是年6月,中华总商会捐助银杯设立中华杯射击赛后,中华队水平迅速提高,民国9年、民国10年不仅个人赛多次进入前三名,并接连捧走团体冠军杯。民国11年3月9日《申报》称:“租界公共事业,华人大都向隅,唯该队能破此先例,平等参加,技压西人,实是增国之荣,为沪渎居民吐气”。中华队教练陈景塘,参赛时曾多次夺魁,并著有《射击教练新书》,民国10年,陈景塘曾得北洋政府总统颁发的八等嘉禾章。
民国时期参加射击运动必须有持枪执照,加上射击场只有虹口一处,普及面较小,民国21年一二八事变后,日军势力在虹口不断扩充,射击场使用受阻,万国枪赛逐渐沉寂,以至消失。
解放后,射击作为国防体育的一个项目开展活动。1954年7月,上海市体委派2名学员参加北京中央国防体育俱乐部的射击训练班,回沪后在江湾体育场成立了射击工作组,利用中央国防体育俱乐部调拨的6支小口径运动枪开始了射击普及训练。由驻沪部队派教官,提供靶场,共青团、工会等部门配合组织工作,举办了6期骨干训练班。至1956年3月,市人民委员会批准了市国防体育协会(筹)提出的射击活动工作计划,该计划提出成立市射击俱乐部,购置1600支小口径运动枪和450万发子弹,并制订枪枝弹药的管理办法,训练2000名基层射击骨干,在全市开展射击活动。至1956年底统计,全年培训辅导员904人,开辟简易靶场12处,8000余人参加普通射手训练。1957年12月,市射击俱乐部(含100米射击距离的靶场)于广中路666号落成,市射击运动协会成立,当年训练普通射手15000余人,达标5000余人。市射击俱乐部与基层靶场当年已拥有各种运动枪3000支以上。至1958年,射击已普及到全市的500多个单位,全年共举行市级比赛6次。以后,每年都注入较大精力开展以培养预备兵为目的的普通射手训练,最多年达10万人,少则有4万余人,还训练特等射手数千人,经常开展射击活动的单位达762个。1960年9月,市青少年体校建立了射击班,设教练1人、学员21人。随着市射击场的运动设施逐渐完备,至1964年9月,上海首次承办全国射击分项赛的手枪比赛。
1956年,为参加第一次全国射击赛,选拔出12名队员组成了市业余队,队员在全国比赛后均回原单位工作或学习。1957年、1958年无全国比赛,只进行分区赛,上海均组织业余队参加。1958年为准备参加第一届全运会,集训108人,经多次选拔,最后选出21人组成市代表队参加了全运会。1960年2月,在参加全运会市代表队中选择了10名队员组成市队,常年集中训练。同年,为准备参加第一届工人运动会,市射击俱乐部集训了90余名工人选手,后因工人运动会停办,集训队解散,留下10余人充实了市射击队。市队分设男子大、小口径步枪、手枪、跑鹿和女子小口径步枪5个项目。以后,随着队伍的不断扩充,分别设置了男、女步枪班、手枪班,至1965年第二届全运会时,市队运动员达24人。运动水平也有了较大提高,1961年至1965年间,有15次破全国纪录(见表)。市队成员有半数达到运动健将标准。在第二届全国运动会上,获得了8项金牌,徐惠敏在大口径步枪的跪射中不仅夺得金牌,成绩超过世界纪录。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射击训练全部停止。1966年6月19日,中共上海市委批转了警备区、公安局、市体委联合签署的《关于文化大革命期间加强武器管理的报告》,要求集中清理全市体育运动用的枪支、弹药。后于7月4日,将全市9500余支运动枪支及100多万发子弹集中送交警备区仓库保管。市射击俱乐部工作人员及市队成员,多数在以后两年中被分配到工厂劳动,射击场于1971年交给邻近工厂作仓库使用。
1973年,全国射击活动开始恢复,在北京举行全国性的邀请赛。上海也随之收回射击场,领回了部分运动枪支,从工厂招回部分老队员,同时集训40名新队员,临时组成市队出席邀请赛,至1974年,恢复了市队编制,恢复了普通射手训练,市射击俱乐部改名为上海市射击运动学校。次年,承办了一次全国性的手枪比赛,组队参加了第三届全运会。1978年以后,射击活动又得到较快发展,是年4月,市体委、市教育局曾联合发文要求中学与小学高年级学生开展普通射手训练。6月,市体委、市公安局制订了“射击运动枪支、弹药及靶场的管理细则”。基层训练又进入了正常运行的轨道。当年普通射手训练合格人数达3.8万人,以后直到1983年5月,每年训练普通射手均达3~4万人。1983年5月,国家体委通知,普通射手训练停止进行。普及训练主要放在区体校及把射击作为学校传统项目的中、小学中。至80年代,射击项目形成传统的有20余所学校,各区的军事体育学校或第二业余少体校中,全部设立了区级射击队,市体育运动学校中也设有射击班,形成了一个向市队输送新生力量的输送系统。基层的竞赛活动也十分活跃,1981年,市级比赛达7次,分少年气枪赛、团结杯赛、职工运动会射击赛、高校气枪赛、个人锦标赛、优秀射手考核赛、青少年选拔赛等。以后,少年、工人、高校的市级比赛每年都进行一次。
市队于80年代增加了气步枪、气手枪、女子手枪、标准步枪、50米移动靶标准速、混合速和10米移动靶项目,人员编制于1984年扩充为40人。市运动学校射击班也随市队一同训练。在80年代,有3次破超了世界纪录,1981年刘正宏在全国射击分项赛中超过男子气手枪40发的世界纪录以后,又有王银珍在1984年超女子手枪世界纪录,1985年金瑛超一项女子手枪的少年世界纪录。至1988年,金瑛曾代表中国去新西兰参加了大洋洲射击锦标赛并取得气枪40发的金牌,同年还入选中国队,出席第二十四届奥运会。
市队至90年代,有运动员34人,教练12人。
射击项目的国际交往开始于60年代,1964年8月,朝鲜射击队访沪,1965年又有阿尔巴尼亚和俄罗斯射击队访沪。他们访沪期间都与上海队进行了友谊赛。70年代曾有越南、泰国、阿尔巴尼亚、新加坡等射击队来访。国际射击联合会副主席阿巴亚与主席维乔斯,也分别于1978年4月和1979年12月来访,都参观了上海射击运动学校的靶场设施。至80年代有马来西亚、苏联伊尔库次克等射击队访沪。
出访比赛开始于1963年,徐惠敏随国家队出席在雅加达举行的新兴力量运动会,以后有吴小妹、金志植、姚是敏、刘正宏、金瑛、王银珍、吴明卿、丁浩俊等人随国家队出访过马来西亚、南斯拉夫、委内瑞拉、芬兰等国家。1990年,第十一届亚运会之前,赵昌辛、金志植受国家体委委派分别赴孟加拉国和巴基斯坦担任教练。
1988年,上海与香港议定、设立沪港杯友谊赛,上海队14人赴港比赛。1989年港队回访,1990年上海队再度去港,流动奖杯一直由上海队保持。
上海射击队在历年全国射击赛中获冠军表
时间
|
比赛名称
|
项目
|
姓名
|
成绩
|
1958
|
全国射击冠军赛
|
男子少年小口径手枪10+10个人
|
梁智生
|
162
|
1961
8.10~8.18
|
全国射击选拔赛
|
男子转轮手枪慢加速个人
|
张朝祥
|
572
|
1963
6.2~8
|
全国射击冠军赛
|
男子小口步枪60发卧射个人
|
徐惠敏
|
588
|
男子小口径手枪60发速射个人
|
卢启乐
|
576
|
||
1964
9.1~6
|
全国射击冠军赛
|
男子小口径手枪60发速射团体
|
上海队
|
4537
|
男子小口径手枪60发速射个人
|
谢前乔
|
1155
|
||
男子左轮手枪慢加速个人
|
谢前乔
|
574
|
||
1976
10.12~21
|
全国射击比赛
|
男子小口径自选手枪速射个人
|
金志植
|
589
|
男子小口径自选手枪速射团体
(金志植参加)
|
联一队
|
2327
|
||
男子气手枪团体
(魏顺成参加)
|
联二队
|
1490
|
||
1977
9.16~26
|
全国射击分区赛
|
小口径步枪3×20
|
上海队
|
2239
|
小口径自选步枪40发跪射
|
李道顺
|
387
|
||
1978
5.26~6.7
|
全国步枪射击赛
|
男小口径自选步枪3×40团体
|
上海队
|
4525
|
男子小口径自选步枪3×40立射团体
|
上海队
|
1433
|
||
男子小口径自选步枪3×40跪射团体
|
上海队
|
1530
|
||
1980
4.16~25
|
全国优秀射手赛
|
男子小口径自选步枪3×40个人
|
姚是敏
|
1150
|
男子小口径自选步枪3×40跪射个人
|
姚是敏
|
390
|
||
1980
9.4~14
|
全国射击分项赛
|
男子气步枪团体
|
上海队
|
1498
|
1980
10.25~11.8
|
全国射击分项赛
|
男子小口径自选手枪速射个人
|
金志植
|
593
|
1981
10.21~10.31
|
全国射击分项赛
|
男子气枪个人
|
刘正宏
|
395
|
1982
4.16~25
|
奥运会项目赛
|
女子小口径手枪个人
|
王银珍
|
587
|
1982
9.4~29
|
全国射击分项赛
|
男子自选手枪速射团体
|
上海队
|
2352
|
男子气手枪个人
|
刘正宏
|
581
|
||
1983
4.15~4.24
|
全国优秀射手赛
|
男子气步枪个人
|
丁浩俊
|
580
|
全国优秀射手赛
|
女子气步手枪个人
|
周榕
|
382
|
|
1983
8.16~8.23
|
全国少年射手赛
|
女子气手枪个人
|
陈莹
|
371
|
1984
5.28~6.5
|
全国射击冠军赛
|
女子小口径手枪个人
|
王银珍
|
593
|
1984
8.25~9.4
|
全国射击分项赛
|
男子小口径自选步枪3×40个人
|
丁浩俊
|
1158
|
1985
7.20~30
|
全国射击冠军赛
|
男子小口径自选步枪60发卧射个人
|
丁浩俊
|
597
|
男子10米移动靶个人
|
吴明卿
|
370
|
||
1985
9.16~26
|
全国射击分项赛
|
女子气手枪40发个人
|
何丽明
|
384
|
1987
7.28~8.6
|
全国少年射击赛
|
男子气步枪60发个人
|
李斌
|
666
|
1989
10.21~25
|
全国射击锦标赛
|
男子小口径自选手枪速射团体
|
上海队
|
1733
|
男子大口径中心发火手枪团体
|
上海队
|
1746
|
||
1990
11.14
|
全国射击锦标赛
|
男子自手枪速射团体
|
上海队
|
1735
|
1991
10.30
|
全国射击锦标赛
|
中心发火60发团体
|
上海队
|
1729
|
1992
10.30
|
全国射击锦标赛
|
男50米移动靶混合速
|
吴明卿
|
489
|
上海射击队在历届全运会中获冠军表
届次
|
项目
|
姓名
|
成绩
|
第二届
领队 陈小金
教练 陈鸿展
|
男子小口径自选步枪3×40团体
|
上海队
|
4462
|
男子小口径自选步枪40发立射团体
|
上海队
|
1395
|
|
男子军用步枪3×20个人
|
周应龙
|
543
|
|
男子大口径自选步枪3×40个人
|
徐惠敏
|
1128
|
|
男子大口径自选步枪3×40跪射个人
|
徐惠敏
|
389
|
|
男子小口径自选手枪60发速射团体
|
上海队
|
2328
|
|
男子转轮手枪慢加速团体
|
上海队
|
2293*
|
|
男子转轮手枪慢加速射个人
|
谢前乔
|
580
|
|
第三届领队 陈小金
教练 仇国富
|
男子小口径步枪40跪射个人
|
徐惠敏
|
387
|
男子小口径标准步枪3×20个人
|
徐惠敏
|
573
|
|
第四届领队 蔡群
教练 陈小金 赵昌辛
|
男子小口径自选步枪3×40个人
|
姚是敏
|
1150
|
男子小口径自选步枪40发跪射个人
|
姚是敏
|
391
|
|
第五届
领队 谢育 赵昌辛
教练 徐惠敏 陈晓鸣
包金风
|
男子小口径自选步枪3×40立射个人
|
姚是敏
|
375
|
男子气步枪60发个人
|
姚是敏
|
579
|
|
女子手枪团体
(周榕、何丽明、王银珍)
|
上海队
|
1753
|
|
女子气手枪40发团体
|
上海队
|
1141
|
|
第六届
领队 金志植
教练 谢前乔 包金风
|
男子中心发火手枪60发个人
|
刘正宏
|
690
|
说明:*记名次但不记分。
上海运动员历年破全国纪录者(含超、平世界纪录)表
时间
|
项目
|
成绩
|
姓名
|
地点
|
1960.12.
|
男子自选步枪40发立射
|
356、351
352
|
周应龙、朱国英
王理森
|
上海
|
1960.12.
|
中心发火手枪
|
588(平世)
|
张瑞正
|
上海
|
1960.12.
|
女子自选步枪30发立射
|
271
|
徐文英
|
上海
|
1961.5.
|
自选步枪160发卧射团体
|
1529
|
周应龙、汪忠信
朱国英、仇国富
|
上海
|
1961.5.
|
自选手枪速射团体
|
2344
|
卢启乐、金志植
谢前乔、林家琪
|
上海
|
1961.9.
|
自选手枪速射团体
|
2328、2342
|
谢前乔、林家琪
|
北京
|
1961.9.
|
自选步枪160发立射团体
|
1452
|
徐惠敏等4人
|
北京
|
1961.9.
|
自选步枪160发跪射团体
|
1512
|
徐惠敏等4人
|
北京
|
1961.12.
|
跑鹿单双发
|
441
|
汤世梁
|
上海
|
1961.12.
|
跑鹿双发
|
222
|
汤世梁
|
上海
|
1964.12.
|
跑鹿单双发
|
447
|
汤世梁
|
上海
|
1964.12.
|
跑鹿双发
|
223
|
汤世梁
|
上海
|
1965.5.
|
自选手枪速射
|
592
|
卢启乐
|
上海
|
1965.9.
|
自选手枪速射
|
590
|
金志植
|
北京
|
1965.9.
|
大口径步枪40发跪射
|
389(超世)
|
徐惠敏
|
北京
|
1965.12.
|
自选手枪速射
|
590
|
谢前乔
|
上海
|
1973.10.
|
标准步枪3×20
|
558
|
吴小妹
|
北京
|
1974.10.
|
标准步枪3×20
|
559
|
吴小妹
|
郑州
|
1975.9.
|
标准步枪3×20团体
|
1671
|
肖蓓、卢月华
吴小妹
|
北京
|
1975.9.
|
气步枪团体
|
1131
|
吴小妹等3人
|
北京
|
1975.9.
|
小口径步枪3×20
|
573
|
徐惠敏
|
北京
|
1975.9.
|
自选步枪160发卧射团体
|
1571
|
徐惠敏等4人
|
北京
|
1975.9.
|
标准手枪
|
2205
|
金志植等4人
|
北京
|
1979.9.
|
自选手枪速射
|
2361
|
金志植等4人
|
北京
|
1979.9.
|
自选步枪160发卧射团体
|
1581
|
姚是敏、徐惠敏等4人
|
北京
|
1979.9.
|
自选步枪160发立射团体
|
1458
|
姚是敏、徐惠敏等4人
|
北京
|
1981.10.
|
气手枪40发
|
395(超世)
|
刘正宏
|
杭州
|
1982.9.
|
气手枪60发
|
581
|
刘正宏
|
北京
|
1983.9.
|
女子气手枪团体
|
1141
|
王银珍、周榕
何丽明
|
北京
|
1984.6.
|
女子手枪
|
593(超世)
|
王银珍
|
石家庄
|
1985.9.
|
女子手枪
|
589(超少年世)
|
金瑛
|
郑州
|
说明:“平世”为平世界纪录,“超世”为超世界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