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径赛 2002/2/6 10:11:46
一、短跑
清宣统二年(1910年),上海运动员在第一届全国运动会上包揽了男女100码跑前三名,并获得男子880码接力冠军,220码亚军和440码季军。
30年代,上海短跑步入第一个鼎盛期。民国19年(1930年),上海运动员在第四届全运会短跑比赛中获得3枚银牌、3枚铜牌。三年后,上海运动员在第五届全运会短跑比赛中又取得4金、1银、2铜的战绩,其中,短跑女将钱行素一人独获女子100米、200米、4×100米接力3枚金牌,并创造了这三个项目的全国纪录。民国24年第六届全运会上,上海短跑获得4金、4银、4铜。被誉为“女跑王”的李森一人包揽女子50米、100米、200米3枚金牌,并刷新钱行素创造的100米、200米全国纪录,这纪录一直保持到全国解放。次年,李森入选中国田径队参加第十一届奥运会,以13″6的成绩获女子100米小组比赛第五名,成为中国田径第一位出征世界大赛的女运动员。
民国37年第七届全运会上,上海女子短跑实力下降,无人染指奖牌,男子包揽了4×400米、4×100米和1500米异程接力3个集体项目的银牌。
解放后,上海短跑运动的发展可分为四个时期。
[李森]
1.50年代
1955年上海田径队成立之初即设立短跑专项组。短跑训练借鉴苏联经验,强调支撑腿充分后蹬技术。这一时期,上海短跑整体实力较强,集体项目──接力在全国占有较大优势。1955~1959年,上海运动员先后4次打破男女4×100米、女子4×200米、男子4×400米4个接力项目的全国纪录,年年获得全国比赛的男女接力赛奖牌,其中1958年囊括了所有男女4个接力项目的金牌。这一时期男子4×100米接力的主要队员有吴在瑜、周道玉、尤芳棣、宣耀伦、高尚福;男子4×400米接力的主要队员有高尚福、张听涛、周金富、宣耀伦;女子接力的主要队员有赵满珍、王雯华、柯细英、林秀玉、何淑艳等。
上海运动员在短跑单项上,以400米见长。1956年后,何淑艳先后以59″3和58″6的成绩两次刷新女子400米全国纪录,连续三年获得这个项目的全国冠军。1957年,杜庆华,尤芳棣在全国比赛中双双打进男子400米前三名。1958年,男子短跑运动员宣耀伦脱颖而出,以51″2获得400米全国冠军,次年,他在第一届全运会上又获得男子200米铜牌和400米银牌。
2.60年代初至“文化大革命”前夕
强调了大运动量训练,男子短跑有较大突破,在各个单项上均涌现出类拔萃的选手。男子100米、200米有刘庆封、刘炳生、林民伋等优秀选手。刘庆封1962年获百米全国亚军,次年,参加第一届新兴力量运动会,以10″7的成绩夺得冠军。1965年参加第二届全运会,独夺男子100米、200米两枚金牌,同年还创造了百米10″3的好成绩,列当年世界第22位,刘炳生、林民伋1962年分获全国男子100米、200米金牌。宣耀伦继续在400米项目上保持优势,获得1960年、1963年和1964年全国冠军,1965年又以48″5的成绩获得第二届全运会亚军。
男子接力项目继续在全国保持领先地位,4×100米在1960、1962、1963和1964年4次获得全国冠军,男子4×400米多次进入全国前三名,1965年,由张国根、周金富、张听涛和宣耀伦组成的4×400米接力队以3′17″的成绩打破全国纪录。
女子短跑较为薄弱,无人进入全国单项前三名,但利用人多、实力均匀的优势,在接力项目中占有一席之地,4×100米多次进入全国前三名。
3.70年代初至80年代初
由于“文化大革命”的破坏,短跑人才一度青黄不接。1972年恢复全国比赛时,进入全国前三名的仅男子4×100米接力一个项目。1975年第三届全运会,上海短跑跌入低谷,男女短跑6个单项无人进入前三名,仅男子4×100米接力获得铜牌。
1976年后,新秀逐渐成长。女子短跑选手王益珠多次进入100米、200米全国前三名,女子400米选手黄静,1980年首次获得全国比赛铜牌。男子短跑选手张洪弟,以200米见长,1978年获全国亚军。这一时期上海短跑整体水平仍处于低潮,1979年第四届全运会,仅获得男子4×100米接力银牌。
4.80年代至90年代初
进入80年代后,与60年代“男强女弱”的局面相反,转变为“女强男弱”,涌现了黄静、翁佩凤、吴丽萍、许雅琴等一批优秀女子短跑选手。她们以步频快、交接棒技术娴熟在全国独树一帜。
黄静擅长200米、400米,1983~1987年间,在这两个项目中三度获得全国冠军,4次打破全国纪录。1984年参加第十届亚运会,获4×400米铜牌。翁佩凤1983年、1984年分别以11″95和11″91两破百米全国纪录,1983年第五届全运会上,一人获夺100米、200米2枚金牌,次年以11″65再度获全国冠军。吴丽萍在1984年分别以11″66和24″04的成绩打破100米和200米全国纪录,获全国冠军。由许雅琴、翁佩凤、吴丽萍、魏燕和黄静等选手组成的女子4×100米接力队在这一阶段先后5次打破全国纪录,年年进入全国前三名。女子4×400米接力,由中长跑选手倪惠萍加盟,1985年获全国冠军。
这一时期男子短跑单项进入全国前三名的有200米张洪弟、400米林三明、男子接力项目依靠人多实力均匀的传统优势,多次在全国比赛中名列前茅。
1987年第六届全运会后,随着老将的退役,上海短跑水平下降。1991年,女子短跑新秀裴芳代表中国参加第九届亚洲田径锦标赛,以11″62获百米银牌,并在中国女子4×100米接力队中跑第一棒,以43″53破亚洲纪录。至1993年第七届全运会,单项都未进入决赛,仅接力赛获第三名。
上海运动员打破短跑全国纪录统计表
姓名
|
项目
|
成绩
|
运动会名称
|
时间
|
地点
|
李森
|
女子100米
|
13″2
|
民国第六届全运会
|
1935.10
|
上海
|
李森
|
女子200米
|
27″5
|
民国第六届全运会
|
1935.10
|
上海
|
翁佩凤
|
女子100米
|
11″95
|
第五届全运会
|
1983.9
|
上海
|
吴丽萍
|
女子100米
|
11″66
|
上海国际田径邀请赛
|
1984.9
|
上海
|
翁佩凤
|
女子100米
|
11″91
|
上海国际田径邀请赛
|
1984.9
|
上海
|
吴丽萍
|
女子200米
|
24″04
|
全国田径运动会
|
1984.9
|
南京
|
黄静
|
女子200米
|
24″04
|
全国田径运动会
|
1984.9
|
南京
|
黄静
|
女子200米
|
23″6
|
第六届全运会预选赛
|
1987.6
|
郑州
|
黄静
|
女子200米
|
23″06
|
第六届全运会
|
1987.11
|
广州
|
上海运动员打破接力全国纪录统计表
姓名
|
项目
|
成绩
|
运动会名称
|
时间
|
地点
|
上海队
|
男子4×400接力
|
3′31″6
|
民国第五届全运会
|
1933.10
|
南京
|
上海队
|
女子4×100接力
|
54″6
|
民国第五届全运会
|
1933.10
|
南京
|
上海队
上海队
|
男子4×100接力
女子4×100接力
|
43″6
51″
|
上海市第一届教工运动会
上海市第一届教工运动会
|
1955.6
1955.6
|
上海
上海
|
上海队
|
女子4×200接力
|
1′50″4
|
|
1956.
|
|
高尚福 周金富
张听涛 宣耀伦
|
男子4×400接力
|
3′20″9
|
上海市第二届运动会
|
1959.5
|
上海
|
张国根 周金富
张听涛 宣耀伦
|
男子4×400接力
|
3′17″
|
中柬田径测验
|
1965.9
|
北京
|
许雅琴 翁佩凤
吴丽萍 魏燕
|
女子4×100接力
|
46″19
|
全国田径运动会
|
1984.9
|
南京
|
许雅琴 翁佩凤
吴丽萍 魏燕
|
女子4×100接力
|
46″08
|
南京国际田径邀请赛
|
1984.9
|
南京
|
许雅琴 翁佩凤
吴丽萍 魏燕
|
女子4×100接力
|
45″76
|
上海国际田径邀请赛
|
1984.9
|
上海
|
许雅琴 翁佩凤
吴丽萍 魏燕
|
女子4×100接力
|
45″41
|
全国田径锦标赛
|
1985.6
|
南京
|
许雅琴 翁佩凤
吴丽萍 魏燕
|
女子4×100接力
|
45″12
|
全国田径锦标赛
|
1986.6
|
南京
|
二、中长跑
上海出现租界后,欧美侨民常到郊外进行越野跑。光绪三十年(1904年),首届“上海万国越野赛”举行,而后每年春季举办一届。越野跑路线固定,从虹口公园出发,沿今东体育会路、邯郸路,至江湾折回。参赛者主要是外国侨民。
宣统二年(1910年)旧中国第一届全运会设男子880码项目,马约翰、王荣基代表上海参赛,分别获得高等组第二、三名。马约翰还获学校组第一名。
20年代,华人开始介入“万国越野赛”。30年代初,沪上已出现十多支民间越野队。从30年代中期开始,华人越野运动队扭转了洋人称霸“万国越野赛”的局面,夺得历届比赛的团体和个人锦标。常获团体锦标的华人越野队有“一冰”、“白虹”、“丽都”、“乌合”等。30年代末40年代初,沪上各种形式的越野长跑比赛十分活跃,一年中多达十余次。
三四十年代,群众性越野活动的兴起,推动了上海中长跑竞技水平的提高。民国19年(1930年),邓志明在民国第四届全运会上以2′09″的成绩,获得男子800米跑冠军,民国22年,王正林在民国第五届全运会上获得男子10000米亚军,民国24年,上海选手贾连仁、王正林、邱忠澄囊括了第六届全运会男子1500米金、银、铜牌,贾连仁还获得男子800米金牌和男子10000米银牌。民国24年至民国25年,王正林、贾连仁分别创造了男子3000米、1500米、800米的全国纪录。民国25年,王正林、贾连仁入选中国田径队,赴柏林参加第十一届奥运会。民国37年,有“长跑天才”之称的聋哑人楼文敖,在第七届全运会上一人独揽男子5000米和10000米两项金牌,并刷新这两个项目的全国纪录。至此,中国男子800米至10000米所有5个中长跑项目的全国纪录,均为上海运动员创造,其中楼文敖的万米纪录已接近当时的奥运会纪录(30′11″)被报界称为“今日中国田径界最出色的一个人”。民国37年,楼文敖代表中国参加第十四届奥运会男子5000米、10000米和马拉松三项比赛,因旅途劳累、经验不足未获名次。
解放后,由于种种原因,上海中长跑项目整体水平进步较慢,但个别时期,个别项目中也曾出现过优秀人才。
1956年市田径队成立之初,即设中长跑专项组。同年,女子短跑兼中跑运动员何淑艳以2′24″1获女子800米全国第三名,次年成绩提高至2′22″8,获全国比赛第二名。1965年,男子中长跑运动员张土根以3′52″4的成绩,获得第二届全运会男子1500米铜牌。
80年代初,男女中长跑在全国占有一席之地,1980年,张远达以2小时29分零秒的成绩获得全国田径锦标赛男子马拉松冠军,这是建国后上海运动员获得的唯一的一枚马拉松金牌。1982年,林政获得全国田径冠军赛男子800米冠军,同年,唐成华在第五届全运会上获得男子5000米第四名和10000米第八名。
80年代中期后,800米渐露起色,多面手倪慧萍参加从400米至马拉松所有项目的训练与比赛,尤以800米见长,1984年以2′08″69获得全国田径锦标赛女子800米冠军,1984~1986年连续三年进入女子800米全国前三名。男子800米运动员张劲松,1988年以1′53″42获得全国田径锦标赛冠军。
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初,上海中长跑一直没有突出的表现。
上海运动员打破中长跑全国纪录统计表
姓名
|
项目
|
成绩
|
运动会名称
|
时间
|
地点
|
楼文敖
|
5000米
|
16′8″
|
民国第七届全运会
|
1948.5
|
上海
|
楼文敖
|
10000米
|
32′47″
|
民国第七届全运会
|
1948.5
|
上海
|
王正林
|
男子3000米
|
9′57″3
|
|
1935.7
|
青岛
|
贾连仁
|
男子800米
|
2′2″2
|
|
1936.4
|
北平
|
贾连仁
|
男1500米
|
4′11″1
|
第十一届奥运会预选赛
|
1936.6
|
上海
|
何淑艳
|
女子400米
|
59″3
|
|
1956
|
|
何淑艳
|
女子400米
|
58″6
|
全国田径运动会
|
1957.10
|
南京
|
宣耀伦
|
男子400米
|
48″4
|
全国田径分区赛华东赛区
|
1964.5
|
福州
|
宣耀伦
|
男子400米
|
48″2
|
全国田径分区赛华东赛区
|
1965.5
|
济南
|
黄静
|
女子400米
|
53″81
|
全国田径锦标赛
|
1985.6
|
南京
|
黄静
|
女子400米
|
52″4
|
第六届全运会
|
1987.11
|
广州
|
三、跨栏
跨栏又分直道栏和弯道栏,直道栏有男女110米高栏与女子100米栏(70年代前女子为80米低栏),弯道栏有男子400米中栏与200米低栏,男子200米低栏60年代后期不再开展,代之而起的是女子400米栏。
本世纪一二十年代,跨栏运动在中国兴起之初,在上海求学的潘文炳、黄灏、韦辉章、张信孚、陈启东等人在跨栏上已屡有建树,他们不仅在这一时期的全国运动会上名列前茅,而且代表中国参加远东运动会。成为中国最早在国际比赛中获得奖牌的跨栏选手。
30年代,女子跨栏正式列入全国比赛,上海跨栏女将钱行素以其娴熟的栏间跑技术,蝉联第五、六届全运会女子80米低栏冠军,并以14″5和14″4的成绩两次刷新全国纪录。这一时期男子跨栏著名运动员有110米高栏林绍洲、400米中栏孙惠培,2人在第六届全运会上分别以16″3和59″5的成绩为上海夺得两项锦标。
[1890年圣约翰大学运动会跨栏比赛]
解放初至50年代中期,男子弯道栏成绩较突出。1956年,李琦以59″4获全国男子400米栏亚军。1957年,上海有李琦、杜庆华、董亚冠3名运动员进入弯道栏全国前三名。1958年,市田径队设立跨栏专项训练小组,此后,跨栏项目开始有专职教练员和运动员。
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女子直道80米栏崛起。1958年,林秀玉以11″6的成绩获得全国第三名,1960年与1961年,又分别以11″5和11″6的成绩蝉联全国亚军。1963年,另一位女子跨栏好手王雯华以11″6的成绩获得全国冠军。
6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上海跨栏一度处于低谷,十多年间未有选手进入全国前三名。
1983年后,上海跨栏在全国重新占有一席之地。1983年,马维亮以14″35获得第五届全运会男子110米高栏铜牌,此后,连续两年名列全国第三。女子100米栏运动员冯英华1986年以13″54获全国冠军,同年代表中国参加第十届亚运会。1987年,参加第七届亚洲田径锦标赛,以13″56夺冠,同年,在第六届全运会上以13″09打破全国纪录,获得亚军。1988年,冯英华以12″8的成绩打破手计时全国纪录,次年,参加第八届亚洲田径锦标赛,以13″54获得银牌。
90年代初,上海跨栏呈现男、女齐头并进势头。陈雁浩在1991年全国田径锦标赛上以13″87获得男子110米栏第三名。女子弯道栏(400米栏)取得突破,被誉为“小羚羊”的张伟民1991年以56″66的成绩进入全国前三名,次年,成绩提高到55″21获全国锦标赛冠军,到1993年第七届全运会,陈雁浩的110米栏成为上海田径的唯一的夺金项目。
上海跨栏运动的一大特点是注重科学选材,运动员普遍身高腿长。如马维亮身高1.88米,冯英华1.73米,张伟民1.74米。在训练上,顺应国际跨栏技术发展潮流,重视提高平跑速度和跑跨相结合的能力,运动员以过栏技术流畅,动作优美著称。
四、竞走
中国竞走运动发端于上海。光绪三十年(1904年),在沪西方侨民发起首届上海万国竞走比赛,此后,每年冬季举行一届(1912年~1922年因战争一度中缀),比赛路程固定:以静安寺路(南京西路)卡德路(石门二路)为起点,途径静安寺路,极斯非尔路(万航渡路)、白利南路(长宁路)、罗别根路(哈密路)、虹桥路,由交通大学折回,沿姚主教路(天平路)、贝当路(衡山路)、辣斐德路(复兴中路)、亚尔培路(陕西南路)、福煦路(延安中路)、同孚路(石门一路)、威海卫路,至终点跑马厅(今黄陂北路上海体育宫),全程17英里600码(合27906.7米)。最初参赛者仅限于旅沪侨民,运动员多时达数十人,沿途观众,常在万人以上。
[1928年上海万国竞走赛终点的成绩布告牌(中国运动员周余愚、张造寸、石金生分获第1、4、5名)
20年代,华人开始介入比赛。民国11年,中国公民陈清和第一次以个人资格参赛,着一双中式布鞋走完全程。民国15年,中华竞走队以团体名义首次参加比赛,获得亚军。民国27年,被誉为“神行太保”的周余愚以2小时37分24秒的成绩创造了万国竞走赛新纪录,并获得个人冠军,由周余愚、张造寸、石金生、吴淼康组成的中华队也一举夺得团体桂冠。从民国18~民国24年,历届“万国”竞走赛的个人和团体冠军均为中国选手囊括。民国20年,“万国”竞走赛首次设立女子1英里竞走项目,“两江”、“东南”体校女生参加角逐。
民国19年,上海中华竞走会成立,每年定期举办13英里竞走比赛。在上海中华竞走会的积极组织倡导下,竞走逐渐成为沪上民众喜闻乐见的传统体育赛事,民国23年~民国24年间,分布于全市的民间业余竞走队多达10多支。民国22年第五届全运会开始将竞走列为表演项目,上海中华竞走会会员蔡正义、张造九分别蝉联第五、六届全运会竞走表演赛冠、亚军。民国25年,周余愚、蔡正义与张造寸、郑成山分别以正式代表和保送代表的身份代表中国参加第十一届柏林奥运会竞赛走比赛,蔡正义名列第二十一位,周余愚名列二十三位,张造寸名列二十四位。民国30年底,上海中华竞走会因太平洋战争爆发解体。
解放后,六七十年代未开展竞走项目训练。80年代中期,市体委于上海市第二少体校设立竞走优秀运动队编制,主要从市郊农村招生,建队以后,已有9名女运动员达到健将标准。其中王依丽1988年7月在加拿大举行的第二届世界青年田径锦标赛上,以22′22″1的成绩获得女子5000米竞走第五名,她还数次打进全国比赛前八名。
上海运动员在全国最高级别径赛中获前三名表
时间地点
|
运动会名称
|
姓名
|
项目
|
成绩
|
名次
|
|
1956.10
北京
|
全国奥运会选拔赛
|
何淑艳
|
女400米
|
1′0″3
|
1
|
|
何淑艳
|
女800米
|
2′24″1
|
3
|
|||
孟秀英
|
女200米
|
26″7
|
3
|
|||
杜庆华
|
男400米
|
54″9
|
3
|
|||
李琦
|
男400米栏
|
59″4
|
2
|
|||
上海队
|
男4×100接力
|
44″3
|
1
|
|||
上海队
|
男4×400接力
|
3′34″2
|
2
|
|||
上海队
|
女4×100接力
|
52″
|
3
|
|||
上海队
|
女4×200接力
|
1′51″7
|
3
|
|||
1957.10
南京
|
全国田径赛
|
柯细英
|
100米
|
13″
|
1
|
|
孟秀英
|
女乙200米
|
27″3
|
1
|
|||
何淑艳
|
女甲400米
|
58″6
|
1
|
|||
何淑艳
|
女甲800米
|
2′22″8
|
2
|
|||
杜庆华
|
男甲400米
|
51″
|
2
|
|||
董亚冠
|
男甲200米栏
|
26″4
|
3
|
|||
尤芳棣
|
男甲400米
|
52″2
|
3
|
|||
李琦
|
男甲400栏
|
56″7
|
2
|
|||
杜庆华
|
400栏
|
57″6
|
2
|
|||
上海队
|
男甲4×100接力
|
43″3
|
1
|
|||
上海队
|
男甲4×400接力
|
3′26″3
|
1
|
|||
上海队
|
女乙4×200接力
|
1′50″4
|
2
|
|||
1958.6
上海
|
全国夏季田径赛
|
宣耀伦
|
男400米
|
51″2
|
1
|
|
区韶均
|
男200米
|
22″5
|
3
|
|||
何淑艳
|
女400米
|
59″4
|
1
|
|||
林秀玉
|
女80米栏
|
11″6
|
3
|
|||
上海队
|
男4×100接力
|
43″
|
1
|
|||
上海队
|
男4×400接力
|
3′33″
|
1
|
|||
上海队
|
女4×100接力
|
51″
|
1
|
|||
上海队
|
女4×200接力
|
1′49″6
|
1
|
|||
1960.9
北京
|
全国田径赛
|
宣耀伦
|
男400米
|
48″9
|
1
|
|
林秀玉
|
女80米栏
|
11″5
|
2
|
|||
上海队
|
男4×100接力
|
42″5
|
1
|
|||
上海队
|
男4×400接力
|
3′22″9
|
2
|
|||
1961.10
北京
|
全国田径赛
|
林秀玉
|
女80米栏
|
11″6
|
2
|
|
上海队
|
男4×100接力
|
43″
|
2
|
|||
1962.10
上海
|
全国田径赛
|
刘炳生
|
男100米
|
10″8
|
1
|
|
林民伋
|
男200米
|
22"
|
1
|
|||
刘庆封
|
男100米
|
10″8
|
2
|
|||
宣耀伦
|
男400米
|
50″1
|
2
|
|||
上海队
|
男4×100接力
|
42″2
|
1
|
|||
上海队
|
女4×100接力
|
51″
|
2
|
|||
1963.10
南京
|
全国田径赛
|
宣耀伦
|
男400米
|
50″2
|
1
|
|
王雯华
|
女80米栏
|
11″6
|
1
|
|||
上海队
|
男4×100接力
|
42″7
|
1
|
|||
上海队
|
女4×100接力
|
50″2
|
2
|
|||
1964.10
南京
|
全国田径赛
|
宣耀伦
|
男400米
|
48″8
|
1
|
|
刘庆封
|
男100米
|
10″8
|
2
|
|||
林民伋
|
男200米
|
21″9
|
2
|
|||
刘庆封
|
男200米
|
21″9
|
3
|
|||
上海队
|
男4×100接力
|
42″3
|
1
|
|||
上海队
|
男4×400接力
|
3′21″4
|
2
|
|||
上海队
|
女4×100接力
|
50″5
|
3
|
|||
1972.10
|
全国田径赛
|
上海队
|
男4×100接力
|
42″5
|
3
|
|
1973.10
长沙
|
全国田径赛
|
林民伋
|
男200米
|
22″
|
2
|
|
上海队
|
女4×100接力
|
49″2
|
2
|
|||
上海队
|
男4×400接力
|
3′24″9
|
3
|
|||
上海队
|
女4×400接力
|
4′0″9
|
2
|
|||
1974.10
重庆
|
全国田径赛
|
钱慰莲
|
女200米
|
25″6
|
2
|
|
上海队
|
男4×400接力
|
3′22″8
|
3
|
|||
1976.10
北京
|
全国田径赛
|
王益珠
|
女100米
|
12″1
|
2
|
|
王益珠
|
女200米
|
25″4
|
3
|
|||
1977.10
石家庄
|
全国田径赛
|
王益珠
|
女200米
|
25″1
|
1
|
|
上海队
|
女4×100接力
|
49″01
|
2
|
|||
1978.6
保定
|
全国田径赛
|
张洪弟
|
男200米
|
21″7
|
2
|
|
王益珠
|
女100米
|
12″21
|
3
|
|||
上海队
|
男4×100接力
|
41″74
|
2
|
|||
1980.10
武汉
|
全国田径锦标赛
|
黄静
|
女400米
|
57″57
|
3
|
|
张远达
|
男马拉松
|
2:29′03″
|
1
|
|||
上海队
|
男4×100接力
|
41″72
|
3
|
|||
1982.9
南京
|
全国田径锦标赛
|
张洪弟
|
男200米
|
21″56
|
2
|
|
上海队
|
女4×100接力
|
46″94
|
1
|
|||
1984.9
南京
|
全国田径锦标赛
|
吴丽萍
|
女100米
|
11″82
|
1
|
|
吴丽萍
|
女200米
|
24″04
|
1
|
|||
倪慧萍
|
女800米
|
2′08″69
|
1
|
|||
翁佩凤
|
女100米
|
12″18
|
2
|
|||
黄静
|
女200米
|
24″04
|
2
|
|||
林三明
|
男400米
|
47″08
|
2
|
|||
马维亮
|
男110高栏
|
14″29
|
3
|
|||
上海队
|
女4×100接力
|
46″19
|
1
|
|||
上海队
|
男4×100接力
|
40″81
|
2
|
|||
1985.3
上海
|
全国春季马拉松竞走赛
|
张远达
|
男马拉松
|
2:19′44"
|
2
|
|
1985.6
南京
|
全国田径锦标赛
|
黄静
|
女400米
|
53″81
|
1
|
|
黄静
|
女200米
|
24″12
|
1
|
|||
吴丽萍
|
女100米
|
11″85
|
2
|
|||
吴丽萍
|
女200米
|
24″34
|
3
|
|||
倪慧萍
|
女400米
|
55″08
|
2
|
|||
倪慧萍
|
女800米
|
2′05″38
|
2
|
|||
林三明
|
男400米
|
47″79
|
2
|
|||
马维亮
|
男110高栏
|
14″16
|
3
|
|||
上海队
|
男4×100接力
|
40″32
|
1
|
|||
上海队
|
女4×400接力
|
3′40″92
|
1
|
|||
上海队
|
男4×400接力
|
3′14″74
|
2
|
|||
上海队
|
女4×100接力
|
45″41
|
2
|
|||
1986.6
南京
|
全国田径锦标赛
|
翁佩凤
|
女100米
|
11″65
|
1
|
|
冯英华
|
女100栏
|
13″54
|
1
|
|||
黄静
|
女400米
|
54″05
|
1
|
|||
吴丽萍
|
女100米
|
11"67
|
2
|
|||
倪慧萍
|
女800米
|
2′05″9
|
2
|
|||
上海队
|
女4×100接力
|
45″12
|
1
|
|||
上海队
|
女4×100接力
|
3′38″5
|
1
|
|||
上海队
|
男4×100接力
|
40″19
|
2
|
|||
上海队
|
男4×400接力
|
3′14″4
|
3
|
|||
1988.6
鞍山
|
全国田径锦标赛
|
张劲松
|
男800米
|
1′52″42
|
1
|
|
王文铮
|
男200米
|
21″52
|
2
|
|||
上海队
|
男4×100接力
|
40″48
|
2
|
|||
上海队
|
女4×400接力
|
3′52″95
|
2
|
|||
1989.5 合肥
1989.6 青岛
|
全国田径锦标赛
|
冯英华
|
女100栏
|
13″65
|
3
|
|
上海队
|
女4×400米接力
|
3'59"7
|
3
|
|||
1991
北京
|
全国田径锦标赛
|
杜卫东
|
男200米
|
21"85
|
3
|
|
裴芳
|
女100米
|
11"62
|
2
|
|||
裴芳
|
女200米
|
23"35
|
3
|
|||
张伟民
|
女400米栏
|
56"66
|
3
|
|||
上海队
|
男4×400米接力
|
3'34"73
|
1
|
|||
1992
南京
|
全国田径锦标赛
|
裴芳
|
女200米
|
23"32
|
3
|
|
张伟民
|
女400米栏
|
55"21
|
1
|
|||
上海队
|
女4×100米接力
|
44"03
|
2
|
|||
上海队
|
女4×400米接力
|
3'31"11
|
1
|
|||
1993
北京
济南
|
全国田径锦标赛
|
沈士达
|
男100米
|
10"59
|
2
|
|
张劲松
|
男800米
|
1′53"12
|
3
|
|||
陈燕浩
|
男110米栏
|
13"83
|
2
|
|||
上海队
|
男4×100米
|
40"83
|
3
|
|||
王磊
|
女100米
|
11″33
|
1
|
|||
冯英华
|
女100米栏
|
13"07
|
3
|
|||
上海队
|
女4×100米接力
|
44"01
|
1
|
|||
上海队
|
女4×400米接力
|
3′33"85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