笫六节严寒大雪 2017/5/9 11:39:56
明正统九年(1444年)十二月,大雪七昼夜。积丈余高,居民出户,雪中通道。
明景泰五年(1454)正月,大雨雪四旬不止。夏,大疫。
明成化十七年(1481年)十一月冬至,大雷电雨雪,次年饥。
明正德四年(1509年)冬,大寒,竹柏多枯死,橙桔绝种。
明万历五年(1577年)六月,雨寒如冬,伤稼。
明万历十四年冬,木冰。(树上雨水结冰)
明万历十七年正月,雨木冰如箸(筷子);六月十八夜,雪如絮,瓣皆六出。大饥。
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六月,淫雨经月,天气如冬秋。蟓(害虫)生,五谷、木棉皆不实。
清嘉庆三年(1798年)正月五日,极寒,厨灶皆冰。
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元旦,大雪。
清道光二十一年十一月十四日,大雪两昼夜,积五尺许,冰冻累月。
清咸丰十年(1860年)闰三月三日立夏,寒甚如冬。
清咸丰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大雪至晦始止,积三尺余。
清同治元年(1862年)正月三日,木冰。是年米贵,石至钱十二、三千。
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一月十九日,气温骤降,禾苗大片冻死。
一九六五年四月至五月上旬,倒春寒,目平均气温低于常年一点九摄氏度,早稻烂秧甚剧,损失谷种近百万斤。
一九七〇年三月十二日十一时起,二十小时降雪三十四毫米,积雪十五公分,压坏油菜六千多亩,树木、电杆、电线皆结冰,倒坍房屋四十五间,草屋一百二十三间,棚舍五百四十七间。压死耕牛三头、猪十八头、鸡鸭三千九百只,压伤耕牛十三头。压坏尼龙棚架三百亩,压断油菜六千多亩。折断三线(电线、广播线、电话线)杆五千一百三十根,损坏变压器一只、广播线变压器六十七只,电话机十只。灾情发生后,县、社领导和有关部门组织力量,冒寒抢救。
一九八〇年九月中、下旬,早秋低温,九月二十六日,最低气温骤降至十五点一度,严重影响水稻灌浆,产量大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