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纪念型
2004/8/11 9:19:00
人民路(Renmin
Lu) 在南市区北部。东起方浜东路,西至方浜西路。呈半环形。长2267米,宽17.5~39.0米,车行道宽14.0~27.0米。民国2年(1913年)拆上海县城城墙及镇城濠筑路,名民国路。因与法租界交界,又名法华民国路。1949年后改今名。沿路多商店,有四明公所等。
大统路(Datong
Lu) 在闸北区南部。南起光复路,北至芷江西路。长1868米,宽14.4~18.2米,车行道宽8.0~14.0米。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筑南段,因南接新闸桥,故名新闸桥路。民国2年(1913年)改今名,寓一统中华大业之意。民国2年和15年两次向北延筑。沿路为住宅,多商店。
中山东一路(Zhongshan Dong 1
Lu) 在黄浦区东部。南起延安东路,北至外白渡路。长1108米,宽18.3~79.0米。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筑,原为黄浦江边滩地,故名外滩(The
Bund)、黄浦滩、黄浦路。同治四年(1865年)以长江下游的江段名命名扬子路。光绪十六年(1890年)改名黄浦滩路。民国34年(1945年)为纪念孙中山改今名。1992年改建后,道路由6车道拓宽至10车道。在北京东路、南京东路、福州路已建成3条地下人行通道。沿路是上海金融、外贸机构的集中地,有市总工会、中国银行等大楼。沿江有延安东路轮渡站、友谊码头及北京东路游览码头。道路东侧有1.3万平方米绿化区,设有陈毅塑像、电子瀑布钟、两座喷水池及艺术画廊。
中山东二路(Zhongshan Dong 2
Lu) 在市区东部,跨黄浦、南市两区。北起延安东路,南至东门路。长1288米,宽19.3~38.9米,车行道宽9.0~21.0米。清咸丰六年(1856年)筑,为法租界辟筑的第一条马路,名黄浦滩、黄浦滩马路,又名法外滩路、法兰西外滩、法租界外滩(Quai
de France)。民国32年(1943年)改名南黄浦滩路。民国34年为纪念孙中山改今名。沿路有上海港客运总站等。
中山北一路(Zhongshan Bei 1
Lu) 在虹口区中部。西南起俞泾浦中山北路桥,东北至逸仙路。长3282米,宽32.0~35.0米,车行道宽27.0~28.0米。1958年填浜筑路,名中山北路。1960年与西体育会路北段合称今名。沿路为住宅、工厂、学校,有沪办大楼。
中山北二路(Zhongshan Bei 2
Lu) 在市区东北部。跨虹口、杨浦两区。西连中山北一路,东至黄兴路。1992年改筑。长2993米,宽20.0~36.0米,车行道宽12.0~32.0米。中山北一路至密云路一段,曾名原林路。沿路为住宅,有上海市商务中心。
中山北路(Zhongshan
Beilu) 在市区西北部,跨虹口、闸北、普陀3区。东起俞泾浦中山北路桥,西至苏州河中山路。长8400米,宽21.0~106.0米,车行道宽16.0~100.0米。民国17年(1928年)筑东段,以三阳里命名三阳路;民国19年筑西段,为纪念孙中山命名中山路。民国34年统称今名。1986年交通路口建跨沪宁铁路的立交桥。沿路为住宅、工厂,有物贸大厦、联合大厦、研究所、华东师范大学等。
中山西路(Zhongshan
Xilu) 在市区西部,跨长宁、徐汇两区。北起中山路三号桥,南至漕溪路。长5818米,宽40.0~42.0米,车行道宽28.8~29.6米。民国17~19年间(1928~1930年)筑,为纪念孙中山命名中山路。民国34年改今名。沿路为住宅、工厂,有华亭、银河宾馆。
中山南一路(Zhongshan Nan 1
Lu) 在市区南部,跨南市、卢湾两区。东起西藏南路,西至瑞金南路。长1888米,宽15.0~40.4米,车行道宽12.0~31.0米。民国3年(1914年)筑制造局路至日晖路(今瑞金南路)一段,以跨日晖港上桥名命名康衢路。民国34年为纪念孙中山改名中山南路。1950年改今名。1975年筑制造局路至新肇周路(今西藏南路)段。沿路为工厂、住宅,有春江大楼。
中山南二路(Zhongshan Nan 2
Lu) 在徐汇区中部。东起瑞金南路,西至漕溪北路。长3900米,宽21.0~43.0米,车行道宽11.5~35.0米。清同治九年(1870年)筑,名龙华路。民国27年(1938年)筑供军用的泥石路,习称新马路。1952年改名龙山路。1960年将龙华路中段(日晖港至东安路一段)和龙山路东段合并,称今名。沿路有江南、日晖、东安、华侨、天钥、宛南、龙山等新村,有中学、公园、影剧院。
中山南路(Zhongshan
Nanlu) 在南市区中部。北起东门路,西至西藏南路。长3784米,宽17.5~40.0米,车行道宽11.5~32.0米。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筑,名外马路,又称大马路,曾名北吉祥弄。为国人辟筑现代的马路之始。光绪三十二年又在新涨出的浦滩筑外马路,遂改名里马路。民国14年(1925年)为纪念孙中山改名中山南路。沿路十六铺、东门路一带为商业区,有南浦大桥、三山会馆、客运码头、轮渡站。
中华路(Zhonghua
Lu) 在南市区中部。东起方浜东路,西至方浜西路。呈半环形。长2962米,宽14.5~27.3米,车行道宽10.5~19.0米。民国3年(1914年)拆上海县城城墙及填城濠筑路,名中华路。沿路为住宅,有商店。
中华新路(Zhanghua
Xinlu) 在市区北部,跨闸北、普陀两区。东起宝通路,西至交通西路。长2828米,宽6.3~18.6米,车行道宽3.2~10.5米。民国7年(1918年)始筑东、西两段,中段(和田路至大统路)于30年代后期辟通,名中华兴路,含振兴中华之意。后改今名。沿路为住宅,有学校、医院、体育馆。
中兴路(Zhongxing
Lu) 在市区北部,跨虹口、闸北两区。东起横浜路,西至交通路。长3305米,宽6.5~21.0米,车行道宽5.0~12.8米。民国元年(1912年)填虬江筑西段,民国10年填横浜筑东段,名中兴路,含中华振兴之意。民国16年为纪念孙中山改名中山路。民国19年辟中山北路时,恢复原名。沿路为住宅、工厂,有商店。
中原路(Zhongyuan
Lu) 在杨浦区北部。南起翔殷路,北至殷行路。长2130米,宽35.0米,车行道宽27.0米。民国21年(1932年)规划命名中原路。1953年筑。沿路为住宅。
化成路(Huacheng
Lu) 在宝山区陆境东部。南起石皮路,北至宝山中学。长217米,宽3.5~5.0米。原为城脚小道,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鸦片战争中抗英名将陈化成殉难后,在宝山建造忠愍公祠,将此小道修筑成道,命名化成路。沿路为住宅。
公安街(Gong,an
Jie) 在虹口区北部。东起新市北路,西至华严街。长832米,宽4.5~5.5米,车行道宽4.0~5.0米。约筑于16世纪,因位于大寺前,曾名寺前街。东段又称大弄;西段习称后街。后改今名。沿路为住宅。
文定路(Wending
Lu) 在徐汇区中部偏西。南起凯旋路,北至南丹路。长693米,宽12.0~13.0米,车行道宽7.2米。1957年筑,以明末著名科学家徐光启谥号命名。沿路为住宅、工厂。
世界路(Shijie
Lu) 在杨浦区北部。南起西丰路,北至闸殷路。长1277米,宽10.5米,车行道宽7.0米。民国21年(1932年)规划命名世界路,取“世界大同”之意。民国22年筑。沿路为住宅、仓库。
市光路(Shiguang
Lu) 在杨浦区北部。路分两段:南北向段,南起三门路,北至民庆路;东西向段,西起世界路,东至白城路。长2620米,宽11.0~24.0米,车行道宽15.0米。民国21年(1932年)规划命名市光路。民国22年筑。沿路为住宅。
民生路(Minsheng
Lu) 在浦东新区中部偏西。北起黄浦江畔,南至沈家弄路。长1251米,宽11.0~18.0米,车行道宽7.0~12.0米。民国9年(1920年)始筑,以三民主义中的“民生”二字命名。沿路有工厂、学校。
民庆路(Minqing
Lu) 在杨浦区北部。东南起西丰路,西北至闸殷路。长1000米,宽10.0米,车行道宽8.0米。民国21年(1932年)规划命名民庆路。民国22年筑。沿路为农田、仓库。
民京路(Minjing
Lu) 在杨浦区西北部。分两段:南段南起三门路,北至民壮路,长490米;北段西起民庆路,东至世界路,长840米。全长1330米,宽10.0米,车行道宽7.0米。民国21年(1932年)规划命名市京路。民国22年筑。1980年因与泗泾路同音改今名。沿路为住宅,多工厂。
民府路(Minfu
Lu) 在杨浦区北部。东起市和路,西至民京路。长468米,宽10.0米,车行道宽6.0米。民国21年(1932年)规划命名民府路。民国22年筑。沿路为住宅。
民星路(Minxing
Lu) 在杨浦区北部。东起虬江码头路,西至中原路。长2350米,宽11.0~13.0米,车行道宽7.5米。民国20年(1931年)筑,以“五权宪法”之意命名五权路。1958年改名五星路。1980年因与吴兴路同音改今名。沿路为工厂、学校。
共青路(Gongqing
Lu) 在杨浦区东南部复兴岛上。南起定海路桥,北至海安路。长2323米,宽16.6~19.7米,车行道宽10.0~14.5米。民国26年(1937年)由浚浦局筑,名浚浦局西路。1949年改名西浦路。1958年因共青团员义务修路,故改今名。曾名复兴岛路。沿路为工厂,有仓库、企事业单位。
共和路(Gonghe
Lu) 在闸北区南部。东起大统路,西至恒丰路。长710米,宽17.5~19.2米,车行道宽11.4~12.0米。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填浜筑路,因该处设有闸北巡警总局,名总局路。民国2年(1913年)以“五族共和”之意改今名。沿路为住宅,有商店。
共和新路(Gonghe
Xinlu) 在市区中部偏北,跨闸北、宝山两区。南起天目中路,北至薀藻浜桥。长11130米,宽17.0~45.0米,车行道宽14.0~35.0米。民国9年(1920年)筑南段,因与共和路连接,故名。1957~1959年间向北延筑,场中路以北路段纳入一二八纪念路。1982年薀川路又并入本路。沿路为住宅、工厂,有彭浦立交桥。
光启南路(Guangqi
Nanlu) 在南市区中部。北起复兴东路,南至中华路。长800米,宽4.0~13.5米,车行道宽3.3~7.0米。曾名县桥南街、太卿坊,后改名阜民路。1980年因与富民路同音且北接光启路,故改今名。沿路为住宅,有中、小学。
光启路(Guangqi
Lu) 在南市区东北部。北起方浜中路,南至复兴东路。长405米,宽9.7~10.1米,车行道宽6.6~8.0米。原名老县前街,因系旧县署基改辟,故名。曾名县南大街、县前直街。民国元年(1912年)改名县基路,习称阁老坊。民国21年为纪念徐光启改今名。沿路为住宅,有商店。
光复西路(Guangfu
Xilu) 在普陀区南部,苏州河北岸。东起南王家宅路,西至丹巴路。铁路桥以东一段被装卸区、华东政法学院切断,陈家渡以西一段尚未整修。陈家渡以东路段,长6508米,宽6.0~16.0米,车行道宽4.0~13.0米。民国13年(1924年)始筑,因位于光复路西,名西光复路。1949年后改今名。沿路多工厂、仓库,西段苏州河边有北新泾、光复、长宁等渡口。
光复路(Guangfu
Lu) 在闸北区南部,苏州河北岸。东起西藏北路,西至天目西路。长2869米,宽9.0~17.0米,车行道宽6.0~11.0米。清光绪二十六至三十年(1900~1904年)筑东段,以位于苏州河北侧命名北苏州路。民国元年至14年(1912~1925年)筑西段,为纪念光复运动,命名光复路。民国14年东段改名东光复路,后统称光复路。沿路为住宅,多内河码头。
自忠路(Zizhong
Lu) 在卢湾区东北部。东起西藏南路,西至重庆南路。长1045米,宽12.2~20.0米,车行道宽7.0~10.5米。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筑,以四川地名命名雅砻江路。光绪三十二年改名葛罗路(Rue
Baron Gross)。民国2年(1913年)顺昌路以东段以法公董局总董名命名白尔路(Rue Eugene
Bard);西段名西门路。民国35年全路以抗日战争中牺牲的将领张自忠名改名自忠路。1963年改名西门路。1985年复名自忠路。沿路为住宅,有商店。
军工路(Jungong
Lu) 在市区东北部,跨杨浦、宝山两区。南起平凉路,北至逸仙路。长10873米,宽30.0~40.0米,车行道宽14.2~23.4米。民国7年(1918年)筑,因军队协助筑路,故名军工路。曾名大维路、大雄路、东华路、军营路。又因在黄浦江西岸的衣周塘旧道上修建的,故又名衣周塘路。沿路为工厂、学校,有共青森林公园及集装箱码头作业区。
纪念路(Jinian
Lu) 在市区北部,跨杨浦、虹口两区。东起武川路,西至车站西路。长1060米,宽16.0米,车行道宽10.6米。清宣统三年(1911年)始筑,俗名煤屑路。因通往万国体育会,名体育会路。民国19年(1930年)改名体育会纪念路。1950年改今名。沿路多工厂,有宝隆、春江宾馆。
宋园路(Songyuan
Lu) 在市区西部,跨长宁、徐汇、闵行3区。北起虹桥路,南至吴中路。长1290米,宽6.0~24.0米,车行道宽6.0~14.0米。民国23年(1934年)由小路拓宽改建,以张家宅和虹桥首字命名张虹路。1984年因宋庆龄陵园在该路西侧,改名陵园路。1994年改今名。沿路为住宅。
国权东路(Guoquan
Donglu) 在杨浦区中部。西起黄兴路,东至营口路。
国权北路(Guoquan
Beilu) 在市区东北部,跨杨浦、宝山两区。南起政立路,北至何家湾路。长2280米,宽11.0~11.4米,车行道宽7.0~7.2米。民国31年(1942年)筑北段,1949年后筑南段,因位于国权路北端,故名国权北路。沿路为住宅,有工厂、仓库。
国权后路(Guoquan
Houlu) 在杨浦区西北部。南起政熙路,北至政修路。长280米,宽5.0~7.0米,车行道宽5.0~7.0米。民国29年(1940年)筑,名协睦路西二街,民国35年改名国泰路,后改今名。沿路为住宅。
国权路(Guoquan
Lu) 在杨浦区西部。东起黄兴路,北至邯郸路。长2150米,宽16.3米,车行道宽7.2~10.6米。民国28年(1939年)筑,名协睦路、国惠路,民国35年改今名。沿路为住宅,有工厂。
国达路(Guoda
Lu) 在杨浦区北部。南起政修路,北迄邯郸路。长340米,宽8.0~12.0米,车行道宽6.0米。民国29年(1940年)筑,名协仪路西一街。民国35年改名国清路。1980年因与国庆路同音改今名。沿路为住宅,有工厂。
国年路(Guonian
Lu) 在杨浦区西北部。南起四平路,北至邯郸路。长920米,宽17.0米,车行道宽9.0米。民国21年(1932年)定为拟筑路线,以“国”字为首字命名。约于民国29年筑,名协平路西一街。民国35年改名国平路,亦称国平南路,后改今名。沿路为复旦大学教工宿舍区,有农贸市场。
国庆路(Guoqing
Lu) 在闸北区南部。东起西藏北路,北至天目中路。长684米,宽12.0~22.2米,车行道宽8.4~9.1米。民国4年(1915年)筑。曾名南川虹路。沿路为住宅。
国和路(Guohe
Lu) 在杨浦区北部。分两段:南北向段,南起翔殷路,北至民庆路;东西向段,西起世界路,东至白城路。长3350米,宽15.4~20.2米,车行道宽9.2~12.0米。民国21年(1932年)规划命名国和路。民国22年筑。沿路为新建住宅,有上海第二军医大学、江湾体育场。
国货路(Guohuo
Lu) 在南市区东南部。东起中山南路,西至南车站路。长784米,宽11.7~21.5米,车行道宽9.5~14.0米。民国3年(1914年)筑,名煤屑路。民国23年为抵制日货,在今蓬莱中学举办国货展览,故改今名。沿路为住宅,有工厂。
国定东路(Guoding
Donglu) 在杨浦区中部偏北。政本路至关山路。
国定路(Guoding
Lu) 在杨浦区西北部。东起政本路,北至政立路。长1980米,宽13.0~27.0米,车行道宽9.0~15.0米。民国21年(1932年)规划命名国定路,又称建兴路、花园路。民国22年始筑。民国29年改名同化路。民国34年复名国定路。沿路为住宅,有复旦大学、财经大学。
国顺东路(Guoshun
Donglu) 在杨浦区中部偏北。黄兴路至翔殷路。国顺路(Guoshun
Lu) 在杨浦区西北部。东起黄兴路,北至邯郸路。长1870米,宽20.0米,车行道宽12.8米。民国29年(1940年)筑,名协平路。民国35年改今名。沿路为住宅,有仓库。
国福路(Guofu
Lu) 在杨浦区北部。南起政修路,北至邯郸路。长380米,宽10.0米,车行道宽6.0米。民国29年(1940年)筑翔殷路(今邯郸路)以南段,名协仪路西二街;北段名同化路西四街。民国35年统称今名。沿路为复旦大学教工宿舍。
国粹路(Guocui
Lu) 在杨浦区北部。东起黄兴路,西至政法路。长420米,宽4.0米。民国28年(1939年)筑,名协成路南三街。民国35年改名国粹路,又名黄兴西路。沿路为住宅。
建设路(Jianshe
Lu) 在闵行区东南部。东起沪闵路,西至兰坪路。长457米,宽16.0米,车行道宽7.0~12.0米。民国10年(1921年)筑,名英石路、车站路。1956年改建后改今名。沿路为住宅、工厂。
建国中路(Jianguo
Zhonglu) 在卢湾区中部。东起重庆南路,西至瑞金二路。长588米,宽15.0~17.0米,车行道宽9.3米。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前筑,名打靶场路。同年以天主教神父名命名薛华立路(Route
Stanislas Chevalier)。民国32年(1943年)改名西长兴路。民国34年改今名。沿路为住宅、工厂。
建国东路(Jianguo
Donglu) 在卢湾区中部偏东。东起肇周路,西至重庆南路。长928米,宽15.0~15.5米,车行道宽9.0~9.2米。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前筑,以法国驻华公使名命名康悌路(Route
Conty)。民国32年(1943年)以浙江地名改名长兴路。民国34年改今名。沿路为住宅,有商店。
建国西路(Jianguo
Xilu) 在市区西南部,跨卢湾、徐汇两区。东起瑞金二路,西至衡山路。长2498米,宽14.0~20.0米,车行道宽9.0米。民国元年(1912年)法租界公董局越界辟筑,名靶子路(Route
Range),又名打靶场路(Rue du Champ de Tir)。民国9年(1920年)以旅沪法侨名改名福履理路(Route J.
Frelupt)。民国32年改名南海路。民国34年改今名。沿路为住宅,有商店。
政本路(Zhengben
Lu) 在杨浦区西北部。北起国粹路,南至杨树浦港政本路桥。长908米,宽12.0米,车行道宽6.0~7.0米。民国29年(1940年)筑,名协同路。民国35年改名国本路。1949年后改今名。沿路多工厂、仓库。
政旦东路(Zhengdan
Donglu) 在杨浦区西北部。东起国和路,西至国济路。长337米,宽12.0米,车行道宽7.0米。民国21年(1932年)规划命名政旦东路。民国22年筑。沿路有工厂、商店。
政立路(Zhengli
Lu) 在市区东北部,淞沪路至国权北路为宝山、杨浦两区的界路。东起恒仁路,西至国权北路。长2640米,宽13.0米,车行道宽9.0米。民国21年(1932年)规划命名政同路。民国22年筑。1980年因与政通路近音,改名政立路。沿路为住宅,有仓库、工厂。
政民路(Zhengmin
Lu) 在杨浦区北部。东起淞沪路,西至武东路。长1280米,宽9.0米,车行道宽7.0米。民国21年(1932年)规划命名政宁路。民国31年始筑。1980年因与镇宁路同音,改今名。沿路为仓库、工厂,有市第一肺科医院、江湾体育场。
政府路(Zhengfu
Lu) 在杨浦区西北部。东起国和路,西至国京路。长490米,宽10.0米,车行道宽7.0米。民国20~22年(1931~1933年)间筑,民国21年命名政府路。沿路为住宅、工厂,有菜田。
政肃路(Zhengsu
Lu) 在杨浦区西北部。东起国达路,西至走马塘。长762米,宽10.0米,车行道宽7.0米。民国29年(1940年)筑,命名协进路西一街。民国35年改今名。沿路为复旦大学教工宿舍。
政修路(Zhengsiu
Lu) 在杨浦区西部。东起国定路,西至国权后路。长861米,宽8.0~10.0米,车行道宽6.0~7.0米。民国28年(1939年)筑,命名协进路。民国35年改今名。沿路为复旦大学教工宿舍。
政宣路(Zhengxuan
Lu) 在杨浦区北部。东起国定路,西至国达路。长110米,宽8.0~10.0米,车行道宽7.0米。民国28年(1939年)筑,命名协力路。民国35年改今名。沿路为工厂。
政通路(Zhengtong
Lu) 在杨浦区北部。东起黑山路,西至国定路。长1594米,宽20.0米,车行道宽9.0~9.2米。民国20年(1931年)始筑,翌年命名政通路。曾名中坚路。沿路为住宅、工厂。
政熙路(Zhengxi
Lu) 在杨浦区西部。东北起国顺路,西南至国泰路。长487米,宽9.0米,车行道宽7.2米。民国29年(1940年)筑,命名协进路东一街。民国35年改今名。沿路为住宅,有工厂。
复兴中路(Fuxing
Zhonglu) 在市区西南部,跨卢湾、徐汇两区。东起西藏南路,西至淮海中路。长3494米,宽18.0~19.0米,车行道宽11.0米。民国3年(1914年)法公董局越界修筑,名法华路。民国7年以法国将领名改名辣斐德路(Route
Lafayette)。民国32年改名大兴路。民国34年改今名。沿路为住宅,有复兴公园、文化广场、上海跳水池等。
复兴东路(Fuxing
Donglu) 在南市区中部。东起外马路,西至西藏南路。长2241米,宽9.0~25.7米,车行道宽6.1~15.0米。民国2年(1913年)填肇嘉浜,拆并沿浜的大东门大街、太平街、西门大街等五条路辟筑为肇嘉路,以浜名命名,又名肇家路。东段名大码头大街。民国34年统称今名。沿路多商店,东端有轮渡站。
复兴西路(Fuxing
Xilu) 在徐汇区北部。东起淮海中路,西至华山路。长1043米,宽18.5米,车行道宽10.0~10.5米。民国3年(1914年)筑,以法租界公董局总工程师名命名白赛仲路(Route
Gustave de Boissezon)。民国32年改名西大兴路。民国34年改今名。沿路为住宅,有越剧院。
晋元路(Jinyuan
Lu) 在闸北区南部。南起光复路,北至天目中路。长665米,宽10.0~14.0米,车行道宽8.0~9.2米。民国3~4年(1914~1915年)筑,名满州路。民国36年以抗日将领谢晋元名改名晋元路。1964年改名晋源路。1985年复名晋元路。沿路为住宅,有工厂。
黄兴路(Huangxing
Lu) 在杨浦区中部。南起长阳路,北至翔殷路。长3860米,宽18.0~40.0米,车行道宽12.0~30.0米。民国15~20年间(1926~1931年)筑,南段名淞沪路。民国20年以辛亥革命先驱名改名黄兴路。民国29年改名合作路。抗日战争胜利后仍名黄兴路。1964年改名宁国北路,1985年复名黄兴路。沿路为住宅,有工厂、商店。
逸仙路(Yixian
Lu) 在市区东北部,跨虹口、杨浦、宝山3区。南起邯郸路,北至吴淞大桥南堍。长8900米,宽30.0~45.0米,车行道宽22.0~36.0米。民国8年(1919年)筑南张华浜至薀藻浜段,名军工路。民国20年筑三民路(今三门路)至高境庙段,名中山北路。民国28年侵华日军辟通大八字(今大柏树)至三民路、高境庙至军工路两段,改名 路。民国34年以孙中山“字”改名逸仙路。沿路有住宅、宾馆、铁路何家湾车站、工厂及集装箱码头作业区。
淮海中路(Huaihai
Zhonglu) 在市区中部,跨卢湾、徐汇、长宁3区。东起西藏南路,西至华山路。长5500米,宽16.5~30.7米,车行道宽10.4~20.1米。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法公董局越界筑路,名西江路。光绪三十二年以法公董局总董名改名宝昌路(Route
Paul Brunat)。民国4年(1915年)以法国元帅名改名霞飞路(Avenue
Joffre)。民国32年改名泰山路。民国34年以曾任国民政府主席林森改名林森中路。1950年为纪念淮海战役胜利改今名。为市区著名的商业街之一。沿路有上海广场、香港广场、大上海时代广场、淮海大厦及淮海、襄阳公园,有嵩山、淮海、国泰电影院和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音乐学院、上海教育学院、上海图书馆、宋庆龄故居和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机关旧址,在黄陂南路、陕西南路、常熟路口设有地铁一号线车站。
淮海东路(Huaihai
Donglu) 在市区中部,为黄浦、南市两区界路。东起人民路,西至西藏南路。长373米,宽14.9~28.7米,车行道宽10.2~20.9米。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筑,因宁波人办的四明公所(俗称宁波会馆)设此,故名宁波路。民国32年(1943年)改名东泰山路。民国34年以曾任国民政府主席林森命名林森东路。1950年为纪念淮海战役胜利改今名。沿路为住宅,有桃源新村、光明中学、市音乐幼儿园等。
淮海西路(Huaihai
Xilu) 在市区西部,为徐汇、长宁两区界路。东起华山路,西至凯旋路。长1510米,宽21.0~27.2米,车行道宽14.0~19.0米。民国14年(1925年)法公董局越界辟筑,以原英国驻华公使名命名乔敦路(Jordan
Road)。20世纪30年代改名陆家路。民国32年改名庐山路,民国34年以曾任国民政府主席林森命名林森西路。1950年为纪念淮海战役胜利改今名。沿路多工厂,有交通大学、胸科医院等。
鲁班路(Luban
Lu) 在卢湾区中部偏南。北起徐家汇路,南至黄浦江边。长1997米,宽6.6~24.5米,车行道宽4.9~15.0米。民国3年(1914年)筑,以中国传说的木工祖师鲁班命名。沿路为工厂、住宅。
新市路(Xinshi
Lu) 在虹口区中部。南起中山北一路,北至汶水东路。长1238米,宽10.0~12.0米,车行道宽7.0~8.0米。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筑,名江湾路。民国26年(1937年)前改今名。沿路为住宅,有上海财经大学。
新市北路(Xinshi
Beilu) 在虹口区东北部。南起万安路,北至场中路。长675米,宽21.0米,车行道宽14.0~15.0米。明嘉靖十二年(1533年)筑,俗称北弄。1984年改今名。沿路为住宅。
新市南路(Xinshi
Nanlu) 在虹口区东北部。南起汶水东路,北至万安路。长1330米,宽7.5~10.0米,车行道宽5.5米。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筑,名新江湾。民国18年(1929年)改名新市路。1984年改今名。沿路为住宅,有工厂、商店。
源深路(Yuanshen
Lu) 在浦东新区西部,黄浦江东岸。北起黄浦江边的新华装卸公司,南至杨高南路。长2260米,宽6.0~14.0米,车行道宽4.0~11.0米。初筑张家楼至六号桥段,名张六路。民国11年(1922年)疏浚咸塘浜,以原浦东塘工局局董谢源深名改今名。沿路有航道局科研所、上海海运学院。沈家弄路口附近有著名道观钦赐仰殿。
纪念型其他路名表
路名 |
起讫 |
辟筑年代 |
一二八纪念路 |
纪江路—共和新路 |
1936年 |
东新民支路 |
罗浮路—宝山路 |
|
人民大道 |
西藏中路—黄陂南路 |
|
市兴路 |
民府路—民壮路 |
1933年 |
民立街 |
中华路—江阴街 |
|
民立路 |
汉中路—秣陵路 |
1916年 |
民壮路 |
市光路—闸殷路 |
1935年 |
民约路 |
市和路—市光路 |
1935年 |
民治路 |
军工路—春江路 |
1935年 |
民晏路 |
西宝兴路—上海工业大学 |
1928年 |
民康路 |
淞宝路—黄浦江 |
|
民德路 |
王家宅路南—永兴路 |
1915年 |
民彝路 |
市和路—民京路 |
1935年 |
西民立路 |
陆家浜路—丽园路 |
|
国光路 |
政立路—三门路 |
1933年 |
国京路 |
政立路—三门路 |
1933年 |
国济路 |
虬江路—翔殷路 |
1931年 |
国庠路 |
翔殷路—政旦东路北 |
1933年 |
国栋路 |
政立路—政府路 |
1933年 |
国容北路 |
政德东路—长海路 |
1932年 |
国泰路 |
四平路—政熙路 |
1940年 |
国康路 |
四平路—密云路 |
|
政化路 |
国定路—国权路 |
1939年 |
政治路 |
长海支路—国京路 |
1933年 |
政法路 |
国粹路—国顺路 |
1939年 |
政衷路 |
黑山路—国和路 |
1931年 |
政益路 |
国济路—淞沪路 |
1931年 |
政德东路 |
黑山路—国光路 |
1931年 |
爱国路 |
平凉路—公助新村 |
1954年 |
新民支路 |
天目中路—华盛路 |
|